
近日,校团委公布了2017年十佳志愿者评选结果,海外教育学院研究生、孔子学院海外支教志愿者李赟天等10名同学获评“厦门大学2017年十佳志愿者”称号。
为更好地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发挥同辈的榜样力量,今年十佳志愿者评选以志愿者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校团委于3月5日晚19:30在思明校区多功能厅举行“榜样力量 青年信仰”——厦门大学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会,由学院、各志愿服务类社团推荐的22名十佳志愿者候选人每人通过5分钟的演讲,向观众讲述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故事、感悟与思考,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代表、各学院本科生团总支书记、优秀志愿者代表组建的65人评审团为候选人进行打分,最终评选产生2017年“厦门大学十佳志愿者”。评选会当天,共有来自全校各学院的近200名的同学到场聆听了候选人们精彩的演讲。
海外教育学院的李赟天同学于2015年踏上了海外汉语教师之路,在土耳其发生内乱期间,他仍牢记使命,克服了恐袭爆炸的阴霾和语言文化的障碍,累计教授汉语学生数逾500人,推广中国文化活动42场次,受众涵盖大中小学生、当地民众和政企官员逾3000人次,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和中国文化传播交流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法学院的孙甄琳同学所做的校园导览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指路人,更是厦大文化的传递者,孙甄琳同学用自己每一次的精彩讲解将厦大的精神和文化传播出去。
从一个校园服务站的普通志愿者,到成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骨干;从奋战48小时义卖筹得36万余元款项用于资助厦门大学的贫困学生,到连续2个月坚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注册中心志愿者岗位,经济学院的黄燕双同学已经把志愿服务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志愿服务中用大爱精神影响身边的同学。
林易新同学是厦门大学竹蜻蜓支教队的一名队员,大学期间,他每年暑假都到西藏当雄支教,为当地的孩子传播知识,传播爱的希望与力量。
作为一个从落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公共事务学院的陈曦同学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带领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关爱行动”,为进城务工子弟进行课后作业辅导,组织他们开展丰富的兴趣活动。
“鹭岛求学春与秋,宁夏育人苦中乐。一年支教一生情,永不相忘走人生”。航空航天学院2013级本科生、厦门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队队员马雨桐以视频的形式为大家讲述和展示了宁夏海原的支教生活,并呼唤更多厦大学子关注西部,用青春的双手,托起西部明天的太阳。
数学科学学院的俞寅威同学用一个“理科生”平实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告诉在场同学,志愿服务不仅是完成当下的工作,更多的是传播了奉献和大爱的精神,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南强乡村学社志愿者黄明燕同学用“感恩”、“责任”、“信念”与“理想”四个词,向大家讲述了她捐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的孩子进行阅读推广的实践,诚挚邀请更多的青年“关注乡村,走进乡村,服务乡村”。
法学院的丁大伟同学是2017年厦门贸易投资洽谈会中的一名志愿者。他用在“厦洽会”服务期间的一些小故事告诉在场的同学们,做志愿者不仅仅是做出奉献,更多的是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艺术学院周雯婷用自己的美术专长,在“莫兰蒂”台风过后,与小伙伴们一起创作了“重生”艺术展,一根根刮落的树枝,一截截倒下的树木向所有人讲述了厦大人众志成城抗击台风,自强不息开展灾后重建的故事。
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起,厦大青年就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校团委自2011年开始每年评选年度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受到同学们的高度关注与踊跃参与,走出了一批在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应急抢险、大型赛会及海外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志愿者典型。2017年我校志愿服务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全校共有注册志愿者23740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256项,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54.1万小时。
(校团委)
责任编辑: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