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通告称,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经专家评审和委务会议审批,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8136项、重点项目667项、重大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52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99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4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017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15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3项,合计40265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在本次国家基金项目集中受理申报期间,我校共申报982项,全国排名第26位。截至8月17日,共获资助284项,全国排名第21位。立项直接经费1.8670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0.3368亿元,增幅22.01%,直接经费全国排名第17位,为“双一流”建设目标蓄势发力。从获资助项目类型上看,各类型项目都有较为出色的表现。2017年,我校首次在同一年获得2项创新研究群体资助,与清华、北大、浙大、西交大等7所学校并列全国第2位(中国科技大学获3项排第1位),使我校创新研究群体总数达到了8项;申报19个重点项目有13个入围答辩,最终9个项目获资助,创下我校重点项目资助率最高纪录,达到47.34%;面上、青年等项目也保持超过30%的较高资助率。
2017年起,在校党委领导下,科技处根据新形势及时改进思路、提升服务质量,从纯服务型职能转变为服务与智囊并举,将工作重心前移,提前谋划。加强与学院和潜在申请人的沟通、采取多种举措将动员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共同提升了申报组织工作水平。我校在2017年国家基金集中受理期申报量较往年有显著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重点、重大等项目正式答辩前,科技处牵头并与学院积极配合组织预答辩,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把关和指导。据统计,科技处与学院共组织校内预答辩30余场次,对答辩的整体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提升。
目前,本年度申请的其他类别项目如部分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等高层次项目仍在评审过程中。我处将继续总结经验,为全校广大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做好服务和智囊工作,为“十三五”期间建设“双一流”提供有力支撑,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处)
延伸:
2017年我校各学院获资助情况
序号
| 学院
| 立项数
|
1
| 化学化工学院
| 50
|
2
| 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 42
|
3
| 生命科学学院
| 30
|
4
| 海洋与地球学院
| 26
|
5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15
|
6
| 药学院
| 13
|
7
| 数学科学学院
| 13
|
8
| 航空肮天学院
| 13
|
9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12
|
10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11
|
11
| 材料学院
| 10
|
12
| 管理学院
| 10
|
13
| 公共卫生学院
| 9
|
14
| 经济学院
| 7
|
15
|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 7
|
16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5
|
17
| 能源学院
| 4
|
18
| 软件学院
| 4
|
19
| 公共事务学院
| 1
|
20
| 嘉庚学院
| 1
|
21
| 台湾研究院
| 1
|
| 合计
| 284
|
责任编辑: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