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2017年非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来自非洲35个国家48所孔子学院和6个孔子课堂的中外校长、院长以及20家中非企业和机构代表共计240多人参加,会议规模创历届之最。我校副校长詹心丽、我校合作共建的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副校长兼孔子学院外方院长Carol Arinze Umobi、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Robert Kotzé等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会期2天,共举办1场主题全会和3场分组研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本土师资培养”、“职业技术培训”、“中资企业合作”3个议题开展了讨论和经验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孔子学院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相理解的文化桥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更加成熟,越办越好。詹副校长在会议期间就本土师资培训以及孔子学院与中资企业合作等议题代表我校阐述了看法,提出了建议。
此次会议邀请到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鸿武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副校长做了关于中非人文交流、中医等专题讲座。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非洲孔子学院(课堂)成果展。
借此次参加2017年非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之机,詹副校长一行还应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邀请,对该校进行访问,并出席了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年度理事会。

5月13日上午,詹副校长一行首先来到孔子学院中方教师驻地,代表学校慰问了在孔子学院工作的院长、教师和志愿者。詹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对我校派出的院长、教师和志愿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推广汉语中华文化所取得的成就由衷敬佩和感动,并对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方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真诚感谢。下午,代表团一行驱车前往孔子学院,与孔子学院学生座谈。座谈会上,孔子学院的学生们用中文介绍了自己学习汉语的心得。在学校供电紧张,教室晚上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学生们依然坚持学习。有一些学生一边照顾孩子和承担家务,一边还要完成繁重的汉语学习任务。“汉语改变人生路”的憧憬是这些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学习汉语的精神支撑。詹副校长有感于学生们的励志故事,勉励大家继续努力以实现梦想。在与学生的座谈交流中,詹副校长还了解到孔子学院近十年来已累计培训5000余名学生,其中超过150名的优秀学生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深造,学成后回到尼日利亚在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和在中资企业担任翻译,或选择留在中国发展,其中范思齐校友现在就在中央电视台担任“快乐汉语”栏目的主持嘉宾。詹副校长对非洲学生高涨的汉语学习热情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高兴与骄傲。座谈结束后,詹副校长一行还参观了孔子学院用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厦大情怀的词语命名的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以及专用图书馆。
5月14日上午,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Joseph Ahaneku在校长办公室会见了代表团一行。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学术副校长Esimone Charles Okechukwu教授和校董事会副主席、副校长兼外方院长Carol Arinze Umobi等领导也一同出席。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Joseph Ahaneku曾多次访问中国和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会谈中,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Joseph Ahaneku对詹副校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衷心感谢厦门大学领导对孔子学院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詹副校长高度赞赏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为孔子学院跨越式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宝贵支持,并倡议举办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分别在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和厦门大学举办对方的大学日活动,以宣传两校以及孔子学院近几年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并表示希望孔子学院能够继续发挥其平台桥梁作用,进一步推动两校在医学、工程、建筑和化工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座谈会后,代表团一行及中方院长王波、中方教师杨松作为中方代表出席了2017年度孔子学院理事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Joseph Ahaneku、副校长兼外方院长Carol Arinze Umobi、基建处长Godson Okwuchukwu Okafor、国际处处长Emmanuel Chukwunonye Ojukwu、外方副院长Okoye Chinenye Loyce作为外方代表参加了会议。理事会上王波院长简要介绍了孔子学院近期在汉语本科培训、HSK考试、奖学金申请、汉语翻译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本土教师招聘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理事会制度和孔子学院财务日常管理的落实情况。中外双方还就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汉语本科3+1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进展广泛交流了意见,并对下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展望。会后,中外双方将象征两校友谊的凤凰木栽种在孔子学院入口的草坪。随后,詹副校长和Joseph Ahaneku校长还参观了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电台演播室并共同接受了孔子学院学生杨逍的中英双语采访。
下午,詹副校长和Joseph Ahaneku校长乘车前往学校大礼堂参加联欢活动,并观看孔子学院师生演出。为迎接厦门大学校领导来访,除了演唱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歌外,孔子学院还专门安排了演唱厦门大学校歌的环节。当字正腔圆的厦门大学校歌在大厅中响起时,每一个厦大人都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詹副校长和Joseph Ahaneku校长还共同为通过HSK五级的孔子学院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詹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明年厦门大学将通过举办“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日”活动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争取动员更多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到孔子学院工作,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孔子学院学生提供更多的留学机会,让更多的优秀学生到厦门大学深造。
新闻链接:
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协议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于2008年3月签署。孔子学院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运营。
2016年,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1780人,其中学分制学员630人;办学场地总面积3200平方米,中文藏书8600册;举办文化活动37场,受众6101人。从2009年至今,孔子学院已累计培训5000余名学生,其中超过150名的优秀学生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目前有23名由孔子学院推荐的学生在厦门大学学习,其中包括1名博士生。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平台,孔子学院创办了《明德》杂志和“中国之窗”中文广播节目。此外,“尼日利亚中国留学生校友会”于2017年4月正式揭牌。校友会的成立将更好地整合孔子学院资源,搭建起尼日利亚中国留学生凝聚共识、交流合作的互动平台。
两校共建近十年来,孔子学院立足本地需求,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稳步推进,已发展成为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培养汉语人才和研究中国文化的摇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加强双方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为了表彰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文化推广以及地区融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于2015年授予其“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自为孔子学院颁奖。同时,原中方院长纪能文于2009年和2014年两度荣获“先进个人”称号,现任中方教师吴群彬在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荣获“最美志愿者”称号。
(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