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学工系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来源:

12月20日,校学工系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院、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就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座谈、研讨。

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所在学院这些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谈了感想体会,并对如何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做好下一步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教师要先立德,才能树人;学生要先立德,才能成为人才”“要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强化与拓展社会实践,做到精细化、专业化、主题化”“要与时俱进,建设好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要发挥好校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作用,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要紧紧抓住”“要抓住党建这个龙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既高瞻远瞩,又语重心长,充分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作为思政工作队伍中的一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注重先进思想文化的积累,强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立德树人,协同育人,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动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林东伟说,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学校将会结合我校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我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案并逐项贯彻落实。

林东伟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学风,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二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要坚持改革创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

林东伟要求,各学院要认真传达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教育部、省、市及学校的决策部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把讲话精神贯彻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中,把讲话精神与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途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贡献。

(宣传部 陈浪)

发言摘编: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德树人”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师要先立德,才能树人;对培养对象来说,学生要先立德,才能成为人才。德才兼备,德在才前。应该说,当前中国大学特别是综合性重点大学在“才”方面的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德”方面的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只有立身端正、方向正确、坚定不移,高等教育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要在一线学生工作中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但可以做的更好。一要实现“三个统一”,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的统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二要强化与拓展社会实践这个育人载体,实现精细化、专业化、主题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要转变思政工作的话语体系,与时俱进地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政策,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借助新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智慧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 黄新华

中央对此次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前所未有的重视,使我感受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大势过程中,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培养人才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地位。厦大要建设“双一流”,赶超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一靠我们的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二靠人才优势。

暑假期间,我考察了纽卡斯尔大学。直觉感受是:厦大将在十年内超越纽卡斯尔大学。为什么这样说?仍然一是道路自信,二是对人才的信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党和政府办厦大,这与纽卡斯尔大学依靠社会力量生存,努力在市场中寻求支持,有着本质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证据,两所学校的经费总量大致相当,但厦大的学费收入占经费总量不到10%,而纽卡斯尔大学学费占了总量的50%以上。厦大争取的国家投入逐年增加,而英国政府对纽卡斯尔大学的投入无论是相对比重还是绝对数值都在逐年减少。所以我们国家的高校是党和政府办的高校,高校“姓社”,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既是党和政府办大学,当然大学教育要为党治国理政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道路自信。其次来自对人才的信心。人才从哪里来?靠引进,也靠培养。化学化工学院的杰国家青中,有一半是我国培养的“土博士”。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宁邵教授也是在我们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时任学院书记的滕伯刚教授曾说:“虽然夏宁邵教授是无党派人士,但他的政治觉悟和奋斗精神,比我这个书记还高!”我们的高校教育如果能够成功地培养出更多 这样的优秀人才,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人才的基础。

这次高校思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恰恰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并且对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做了高屋建瓴的论述。当前,师生法治意识增强,权利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这是时代特征,也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但光有法治还不够,过于强调个人权利,而漠视集体和他人,甚至无视社会秩序,就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法治是底线思维,道德意识是标杆思维。高等教育既要培养法治意识,更要树立道德标杆。树什么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全面发展,即有本领,又有理想,还有情操。反观我们厦大当前的教育现状,智育和德育不错,但体育美育显得不足。我们应该加强体育美育,例如可向清华大学学习建立制度、利用APP促使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做法。

习近平同志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责任,必须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教师则是关键,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如果教师的思想政治淡化了,甚至出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不正确观点的无意传播,形成混淆,怎么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现状是教师思想政治学习淡化,没有常规的渠道和举措。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俊杰

互联网时代,在高校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确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在实践中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实际存在着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空心化、标签化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义不容辞,解决问题才可能发展。中国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校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如何把这种特色和优势转化成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优势,我们责无旁贷,亦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还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长期以来的工作,同时明确指出“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这让我们基层思政工作者备受鼓舞,感到腰杆更直了,更有底气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要不辱使命,我们仍须苦练内功,勤奋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传承好的方法,改进老的办法,创立新的路径,同时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将研究心得、成果指导我们的实践,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思政工作理论,为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有灵魂、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聂 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当代大学生的工作,就是要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使命性的工作,因为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大学期间是他们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关键转折点,能否教育好、引导好、培养好,对于他们的未来和国家的明天至关重要。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咐,本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引领和悉心指导,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就必须坚持传道者首先明道、信道,教育者先受教育,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认清主流,抓住本质,让我们的思想引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其次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因时而进,积极探索并熟练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三要立足工作实际,立足人文学院,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人文学院涵盖九个一级学科,文、史、哲、人类学等门类俱全,作为我校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文化传播的高地,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抓好人文课程建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比如,读史使人明智,我们的历史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比如,我们的比较文学、中外历史地理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等课程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再比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深化内涵,推陈出新,让“中文有戏”等文化品牌进一步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展示中国语言和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瑛慧

我的体会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谈看法。本次会议,党中央非常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第二是谈收获。这次会议不仅仅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会议,更是对高等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集中阐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尤其是如何办学、建设双一流。对于立德树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创新思政工作、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机制等都有许多新的论述。

第三是谈落实。学生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学校全局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学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围绕服务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战略主题,努力创建一流学生工作,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其一,在学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学院成立相应的指导委员会,做好顶层设计,统一工作思路,协调工作步骤,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其二,要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积极推进学校学生工作研究中心的进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辅导员队伍的传帮带,进一步提振辅导员队伍的精气神。其三,从严从实抓好学生党建。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龙头,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要总结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的有效做法,采取切实措施做好落实。

——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 峰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