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第三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来源:

4月29日,第三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副校长詹心丽,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杨超在开幕式上致辞。我校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尤延铖主持。

詹心丽表示,厦门大学非常荣幸能够承办此次会议。本次会议对推动我校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相关合作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代表对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学术技术展开充分、深入的有效交流、广泛切磋,深入研讨,通过相互交流激发灵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力促进学科发展和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

杨超表示,本次会议将国内从事和关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集于一堂,加强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共同促进专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空气动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神舟系列飞船、大型运载火箭、各种新型战斗机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无不牵涉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问题。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一直伴随着飞行器的发展,而且是飞行器研制过程需要研究的关键气动问题。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先进飞行器对非定常气动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和建模、数值方法、试验测量技术等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次会议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群体作用,加强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深化研究工作。本次大会自筹备以来,得到国内业界的热情响应,收到学术论文近200篇,包括大会特邀学术报告4篇,分会场研讨会报告60篇。论文内容涵盖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

厦门大学航空专业创办于1944年,是全国最早开办航空专业的几所高校之一。后经院系调整等原因一度停办。1994年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恢复航空教育。2015年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以来,航空航天学院围绕国家需求,瞄准国防军工、民航运输、智能制造等战略方向,筹划制定全面发展规划;凝练科研方向,布局团队建设;发挥与中航工业联合共建的独特优势,加快行业调研,积极推动科研对接、人才设备共享;努力拓展办学空间,注重国际化交流,成功申办2017年第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的承办权,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成立80多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办会。刚刚举办的厦门大学高超声速论坛,也取得了积极的反响。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