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15日,《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正式发布,《报告》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育领域的基本状况和主要进展。报告中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是什么导致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呢?为此,本期《视点》栏目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走了调查研究,探究到底是什么在摧毁大学生的健康。
吃个早餐到底有多难?
2014年10月,学校曾开展“运动换早餐”的活动。同学们只要能在早晨6点左右完成一些规定的运动任务,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早餐。这项活动一开始激发了大家的早起热情,效果也不错,但却难以为继。

“我一般要上课或者早起有事,才会早起吃早餐,其它时候起得来就吃,起不来就不吃。”2014级人文学院硕士生黄露莹如是说。
吃个“美好”的早餐到底有多难?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早餐似乎已经成为被大家忽略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受访学生大约有28%的学生不吃早餐,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另外还有45%的同学对于早餐并不重视,只是随便吃点就赶着上课了。对于早餐,熬夜的同学表示起不来,倘若没课,一觉醒来已是中午,吃的便是所谓的“早午饭”,另外,还有一些同学虽然早起但为了节食减肥、保持身材,活脱脱把早餐给省去了。因此,只剩下不到30%的同学表示会按时吃早餐。这种态度不禁令人担忧。
健康小提示:不吃早餐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首先,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发胖,身体堆积过多的多余脂肪;同时,不吃早餐,人体只能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加速衰老;胃结肠反射的动作会逐渐减弱,最后引起便秘。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胃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照样地蠕动,晚间所分泌的胃酸便会刺激胃壁,不但会损伤胃黏膜,还会因胆囊中的胆汁没有机会排出,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大量析出、沉积,久而久之,使人易患胆结石症。
一百个熬夜的理由
现在,很多人已经将入睡时间推迟到晚上11时以后,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人们晚睡的理由。在微博上,关于“别拿生命来熬夜”话题,一时成为热点。有3万多人表示自己经常因为复习和加班熬夜,有1万多人说自己天生就是熬夜族,早了睡不着。
在大学生群体中,熬夜问题也是十分严重。在我们的调查中,9成以上的人有熬夜现象。在问及几点为熬夜时,大部分同学认为晚上1点才算是熬夜。但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说,晚上11点后便算是熬夜了。晚上11点,肝脏开始排毒,此时不睡觉会严重损坏肝功能,轻则引起上火,长痘等行为,长期积累则导致严重的肝脏问题。
然而,对此问题,同学们却有“一百个”理由。考试周到了,要加班加点地复习备考;生物钟已经形成了,晚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太早睡觉反而睡不着等等等等。
当然,也还有一些同学是“被迫晚睡党”。2014级人文学院国学研究专业博士林东杰告诉记者,他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被别的宿舍发出的噪音打扰,就算自己想早睡也不行,为此他头疼不已。
另外,熬夜与不吃早餐也是有联系的,很多同学反映不吃早点是因为起不来错过了早饭时间,而起不来则正是因为晚睡熬夜所导致,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早睡也可以促进大家起床吃早餐。
健康小提示:熬夜与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影响是同等的。首先,熬夜的人,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导致消化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其次,熬夜时人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压比正常人高,容易诱发高血压或者加重病情。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多且越来越年轻化,常熬夜或是诱因之一。再次,熬夜会让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最后,许多大学生的“熊猫眼”也和熬夜有关。而且,熬夜等于是超负荷用眼,对眼睛的伤害不仅仅是变成“熊猫黑眼圈”,更重要的是,长期熬夜还可能会导致视力功能性减退。
大学生的“运动荒”
日前,如火如荼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已落下帷幕,据官网发布,这次参加大赛的有19985人,这样的盛况,总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这真是一个热爱运动的时代。运动场上大家都精神十足,似乎精力无限,身体倍儿棒。然而,反观现在大学生的真实锻炼情况,却又觉得困惑不已。

据全国青少年体质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现在学校里患有近视眼、肥胖症的学生数量仍在不断上涨。大学生的生活自由度相对较高,他们锻炼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我需要经常在电脑上赶作业,因此会长时间坐在电脑桌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2014级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柯文昌这样说道。他一周大概会运动一到两次,其它时间会经常对着电脑学习工作。这种情况是很多同学的日常:要经常对着电脑或者在图书馆自习很久,而忽略了运动。其实运动并不只是户外运动,偶尔的室内放松也是必须的,比如坐久了站起来走走之类的。一般来说,2到4小时没有起来走动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长期这样会导致气血不畅、血液循环减缓、大脑供血不足、伤神损脑,产生精神厌抑,表现为体倦神疲,精神萎靡,哈欠连天。若突然站起,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相对于上述的学霸而言,还有另一类喜欢“宅”的同学。这类同学一提到运动便迈不开退,心中十分抗拒,对运动也没什么兴趣,更喜欢一些室内活动。如今外卖方便,购物有淘宝,大家便有了更多不出门的机会和借口了。
无论是学霸还是喜欢在宅的同学,大家的运动量都达不到应该有的强度。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不到5成的同学每周只运动一两次,这完全达不到每周运动的标准。一般来说,每周运动三到五次,每次半个到一个小时是比较正常的。然而很多同学都远远低于这个标准。
健康小提示:因为长时间缺乏运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偏低,缺少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另外,现代人伴随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产生的以焦虑、忧郁等一系列情绪改变为主的心身疾病,更是与缺乏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因为缺乏运动而遭到的健康损害,若一味地打针、吃药或是依靠这样那样所谓的补剂来被动地改善身体状况是无济于事的。
健康堪忧是何由?
同学们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健康问题的忽视。如今大家都处在身体机能的黄金时期,许多小病小痛或许能够较快康复,因此对于健康问题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对于运动更是存在“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另外,缺乏自律和良好的习惯也是其原因之一。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本科生,以前大多都处在老师和家长等外界环境的规范之下,不需自身的自律,而到了大学,没有了以前的惩罚措施,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一时之间以前的规律都比打破了,就会养成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在这个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时段,我们都会无止境地区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忘了身体是否能承受得了。此外,社会和学业压力也是身体不健康的原因之一。现如今,社会的高节奏生活让我们的压力倍增,我们不仅要学各种各样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也要拓展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各种对时间的挤压也让我们疲于奔命,让自己的焦点聚集于其它事情上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身体。
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是学习好的本钱,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大学生们,应该要让自己的作息变得规律,合理规划时间,同时,要多走出宿舍,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培养一些运动方面的兴趣,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作出具体的锻炼身体的安排。要牢记,想要一个美好的明天,就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宣传部 曹熠婕 校报学生记者 陈桂芬 张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