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由福建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 “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研讨会在我校科学艺术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既是配合本年度“5·15”经侦宣传日的主题活动,也是厦大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与厦门市公安局开展长期合作的良好开局。公安部经侦总局副局长刘冬,福建省公安厅巡视员蔡小林,厦门市公安局副局长邓海鹰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出席仪式并致辞。来自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厦门大学以及协办企业的各级领导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仪式。
赖虹凯在致辞中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校于2013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今天,学校在厦门市公安局设立研究中心的基地,共同打造“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智库和平台。这将促进实务部门与我校之间开展更加广泛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实现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准共同提升的目标。相信有了福建省公安战线上的实务专家和精英们的加盟,必将进一步提升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的学术质量,也一定会对司法实践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邓海鹰、蔡小林、刘冬先后致辞。他们表示,厦门大学将“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授牌给厦门市公安局,开启了福建省公安部门与高校合作交流的先河。厦大经济犯罪研究中心通过高校理论研究与经侦警务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组织开展对经济犯罪及其相关课题的联合研究,势必深化对经济犯罪活动规律特点、趋势、对策的认识把握,对提升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水平,推动经侦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必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由福建省公安厅组织拍摄的全国首部经侦微电影——《破局》在会上首发。在随后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研讨会上,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兰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铼、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教师董慧娟、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事业部总监徐志强先后以“企业品牌的刑法保护”、“创新驱动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刑事风险控制”、“从思路网案看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犯罪”、“电子数据取证及鉴定技术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的作用”为主题向与会嘉宾做报告。各位主讲人的精彩报告,紧扣互联网时代主题,给与会人员贡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文/图 宣传部 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