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李克强总理视察我校时的相关指示精神,5月6日,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深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学院及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与相关专家学者交流座谈,调研我校煤制天然气等能源技术研发有关情况。

校党委书记张彦代表学校欢迎并会见李冶一行。副校长韩家淮参加会见。
张彦感谢国家能源局长期以来对厦门大学科研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他表示,学校会努力为此次调研考察提供条件,配合国家能源局深入了解我校化学、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他希望今后双方加强沟通与交流,寻找更多契合点,在更广的领域里,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
李冶表示,厦门大学的能源、化学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希望厦大的专家学者能为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6日上午,李冶一行来到化学化工学院交流座谈。座谈会上,能源学院院长李宁介绍了我校能源学科的发展概况、国际科研合作、科研平台建设等情况。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田中群,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野、郑南锋分别介绍了我校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情况及我校在煤化工领域取得的技术创新情况。
6日下午,李冶一行深入到翔安校区,考察能源学院和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详细了解两个单位的基本情况及研发项目进展、产学研合作、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构想等情况。
李冶认真听取汇报,并不时针对有关技术细节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他说,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当前国内煤资源使用依然是高碳排、高耗能、低效能,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关键点。厦门大学作为知名学府,是国家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能、生物质能源多路径转化、动力电源、安全核能等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突破与创新,并在节能尤其是节水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这不仅为国家能源局今后制定科学行业标准提供有效依据,也有利于国家制定远期、中期和近期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他希望学校今后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将先进技术有效应用到相关行业中,助推生产消费方式的改变,提升能源使用效能。
科技处、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综合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