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大会肿瘤规范化治疗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论坛成立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胸部肿瘤、胃肠肿瘤、乳腺肿瘤、胰腺癌等4个新的全国专业学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杰教授、罗琪教授、欧阳忠主任分别担任胸部肿瘤、胃肠肿瘤、乳腺肿瘤专业学组组长。
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市肿瘤中心共同主办。会议邀请到大陆及台湾地区众多知名肿瘤防治专家,对肿瘤的临床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专题演讲和对话交流。论坛采用专题报告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有关肿瘤的基础研究、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展示近年来在肿瘤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思路、新理念,重点讨论胃肠肿瘤、乳腺肿瘤、胸部肿瘤、肝癌等的规范化治疗。
会议吸引了两岸500多名专家学者来厦,台湾从北到南多家医院的肿瘤专家参会,在众多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规模空前。医学界一致认为肿瘤是人类的最大杀手,此次高峰论坛的召开正是为了促进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两岸专家聚在一起,寻求华人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共识和技巧,共同提高恶性肿瘤的预防及诊治水平。第一医院院长姜杰教授认为,胸部肿瘤、胃肠肿瘤、乳腺肿瘤等新的专业学组的成立,为两岸医务人员搭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比如,胸部肿瘤专业学组已与台湾长庚医院、秀传医院、高雄医院等建立了联系,未来双方将在胸部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科研、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
第一医院副院长、厦门市肿瘤中心主任罗琪教授说,两岸在肿瘤防治领域各有所长,台湾的肿瘤普查、出院后随访做得较好,而大陆病人多,医生经验更丰富,举办本次高峰论坛,就是要将两岸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共同进步。
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卢建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两岸专家聚在一起探讨肿瘤治疗的新进展,互相取长补短,对提升两岸肿瘤诊治水平很有意义。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肿瘤诊治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第一医院每年接诊5万多名肿瘤患者,全院2000多张床位,约一半收治的是肿瘤患者。医院通过院内资源盘活,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发挥肿瘤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成立了肿瘤内科,放疗科从组建病房到扩大规模,逐步强化了优势专科的作用。
目前,厦门市肿瘤中心由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三大支柱科室共同构成,形成完整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其中,肿瘤外科系统涵盖了头颈部肿瘤、胸外肿瘤、胃肠肿瘤、乳腺肿瘤、肝胆外肿瘤、四肢骨软肿瘤、泌尿外肿瘤、耳鼻喉头颈外肿瘤、妇科肿瘤、神经肿瘤等专业,为肿瘤规范化综合诊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罗琪介绍,第一医院对患者常态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MTD),实现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通过外科、内科、病理科、影像科、疼痛科、康复科等多个学科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经济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