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成功举办《长征组歌》音乐会后,厦门大学合唱团和交响乐团今年又把《黄河大合唱》这部雄壮恢弘的民族精神史诗带给师生、带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无论是行前校内热身,还是前往新马交流,现场均盛况空前、观众热情高涨。
这支属于厦大师生自己的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由来自艺术学院和其他院系的师生组成,本科生占一半以上,平均年龄不到30岁。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用他们娴熟的技法、细腻的表现力,一次次征服了所到之处的听众。
光环背后的一路坚守
舞台上,170名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成员将“黄河之声”演绎得淋漓尽致,团员合作默契,声音张弛有度,时而四平八稳、时而狂放不羁、时而如山间清泉般灵动、时而如万马奔腾般雄壮,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华夏民族的源远流长。舞台上耀眼的光环背后是无数的心血付出。
每周二、周三晚上,是排练时间,团员们汇聚到艺术学院排练室,风雨无阻。临近演出前一个月,训练强度更是几倍于平常。早中晚排练连轴转,加之期末备考压力,合唱团成员、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兰月明显有些吃不消,但为了能向海外华人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也为自己有一段“值得一提”的经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天气炎热加上高强度的排练,导致不少团员身体不适,可他们一声不吭,带病坚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演出团主持王虹老师在马来西亚演出当天高烧不退,可他依然坚持带病上场,主持完他疲累得几近虚脱,在后台休息了好一阵才缓过来。
乐队指挥郭伟老师从演出策划到编排演出,始终忘我投入、一丝不苟。演出前一周连续只能睡几个小时,累极,但只要一站上舞台,他就立刻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交响乐队成员白如菲兼任乐队谱务,负责打印分发乐谱。经常临排练前几分钟才得知有队员忘带谱子,她二话不说先去打印。哪个队员,哪个声部,她记得一清二楚。音乐专业的她,演出机会并不算少,却仍然愿意参加这个“非常非常”累的训练,“正是音乐艺术、是快乐的心让大家更凝聚,更坚韧地走到了最后”。
行云流水的音乐世界
被帕瓦罗蒂称赞为“一个真正的威尔第男中音”的章亚伦老师是许多团员的偶像。这位叱咤欧洲与北美主流歌剧院,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屡夺大奖的男中音歌唱家在乐团成员看来温和敦厚、诚恳亲切,虽然与他合作的多是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但对厦大的这个“草根”团,他却十分融入,不辞辛苦一遍遍演示、指导。
团员们不仅对章老师“令人感动得哭泣”的嗓音倾倒不已,更有感于他言传身教,视艺术为生命、执著追求完美的精神。“他会反复推敲每一个细微的音色变化、音量对比”,交响乐团成员聂鑫说,“在快慢起伏、强弱变化中,让音乐自然流淌,引领我们感受吟唱间行云流水的美妙。”
除章亚伦老师外,艺术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苏力教授,著名作曲家、天津音乐学院陈乐昌教授,著名旅美高音歌唱家吴晓路老师等众多音乐“大家”也都积极参与了此次演出。
除了演出成员的出色表现,音乐作品本身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以及对乐曲的再创作也是对艺术美的很好展示。
此次参演的《黄河大合唱》在原来原作主体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时空的延伸与改编,增加了序曲《红旗颂》部分,以曾经搭乘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的诗歌《和平颂》作为尾声,同时配以我校朱水涌教授精心创作的朗诵词深情吟诵,实现音乐和文学意境韵味水乳交融。各乐章之间自然过渡,跌宕起伏,深刻展示出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中华儿女誓死保卫黄河的英勇不屈和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和平颂》作曲者、我校青年教师黄飞表示,重新创作后的《和平颂》得到了词作者高占祥先生的认可,以更加豪迈的气势,唱响人类战胜苦难、向往和平的壮丽诗篇。此外,《渔舟唱晚》、《草原恋》分别由陈乐昌教授、廖美群老师改编,也首次搬上新马舞台,让人耳目一新。
五次返场完美谢幕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当令人振奋的“黄河”旋律响彻吉隆坡双子塔内的国油爱乐音乐厅时,场内听众心潮澎湃、内心沸腾。大家和着激昂的旋律,一同感受滚滚黄河的激越波涛,感受那融入华夏子孙血脉世代传承的不屈不挠,而对战胜苦难、憧憬和平的歌颂更是跨越国界、阶层、年龄,引起强烈共鸣。
今年是中马建交40周年,又正值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动工之际,在这样意义非凡的时刻,厦门大学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来到马来西亚,用音乐传递和平的旋律,赢得热烈的反响。首相对华特使丹斯里黄家定先生称赞此次交流演出“为两国深厚友谊共谱美妙乐章”。
对兰月来说,在加入合唱团之前,他从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演出。舞台上的他完全投入,沉浸在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中,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展示祖辈的传承,诉说着生命。“从歌曲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当在指挥的引领下与同伴默契合作,将歌曲的意境和内心的感受丝丝入扣地传递给观众,让大家感同身受,为之心神震撼时,我们获得的是难以言说的喜悦。”
一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意犹未尽,在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合唱团共谢幕5次、加演了3个节目,最后又演唱了《保卫黄河》作别。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打起节拍,与台上演员热烈呼应。
如今,距赴新马演出已过去了好几天,但厦门大学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成员们仍旧沉浸在深深的喜悦与自豪中。那些跳跃的音符,优美的旋律;那些无私付出的指导老师、彼此鼓劲的团队成员;异国他乡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日宴会;马来西亚合唱团员的热情鼓励……点点滴滴的美好凝固成共同的回忆,温暖心灵,照亮前路,凝聚起向上、向善、共谱未来精彩的强大力量。
(宣传部 赖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