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首例国产脑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从附属第一医院痊愈出院。这标志着,福建省的帕金森病患者做脑起搏器植入不再只能依赖进口产品,国产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医疗费用也能大幅度降低。
59岁公务员患帕金森病20年
陈先生,今年59岁,可是受帕金森病折磨已经超过了20年。他说,最早开始时只是偶尔出现手脚的发抖,后来在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刚开始时靠药物控制病情,效果还是不错。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的效果慢慢减弱,副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最近2-3年,陈先生出现四肢僵硬,完全不能走路,因此只能长期休病假在家。他的爱人说:“他生活根本无法自理,我只能一天到晚陪着他。他的状态跟中风没什么两样,想到他年纪也不大,今后的生活要一直这样维持下去,我们一家都很悲观。”
福建省国产脑起搏器首尝“螃蟹者”
陈先生的家人了解到附属第一医院已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术,可治疗帕金森病。该院神经外科刘希尧副主任医师说:“脑起搏器植入术又叫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的首选外科疗法,全球已经有超过10万患者通过植入脑起搏器电极,大大改善了生活。”不过,进口脑起搏器做下来接近30万元的昂贵价格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厦门市脑科中心副主任、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占祥教授说:“植入脑起搏器后,电流将让人体的神经发生反应,并控制身体不再出现颤抖等帕金森症状,对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有的患者会减轻90%的症状,最少也能减轻60%的症状。”脑起搏器,医学上又称之为“脑深部电刺激(DBS),整个脑起搏器植入的手术过程要求的精度很高,特别是电极植入的耙点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否则临床效果相差甚大。为了保证电极植入的精确度,术中需要借助精确的立体定向技术,植入后还需通过电生理检测植入点是否准确。目前该院已经完成30余例脑起搏器的植入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陈先生很幸运,目前脑起搏器已经有国产的了,双侧做下来费用可节省近半。”刘主任说,经过和病人的沟通及详细术前检查,4月28日,陈先生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接受国产脑起搏器植入的患者,目前国内也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少数大医院开展国产脑起搏器的植入术。
医生说,术中植入电极后,进行了临时开机电刺激,病人反应良好,四肢僵硬状态大大缓解。昨日病人痊愈出院,再过半个月也就是植入后一个月左右,陈先生将回医院进行脑起搏器的开机,届时他的震颤和僵硬状态将彻底改变。
民族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效果更佳
据了解,此次陈先生植入的国产脑起搏器为清华大学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它的面世打破了脑起搏器技术只有美国企业掌握的垄断格局。该产品历经10年攻关于2013年5月获得产品注册证,获2012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称号”。截止今年4月底,国内外已完成超过600例次的植入量。
据了解,国产脑起搏同样由电极、导线、电池三大主要部分组成。但是与国外技术相比,国产脑起搏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适合中国人体型特征、有更宽范围的参数调节功能,另外在电流释放频率、单次释放时长控制等方面,都更为先进。
目前中国有帕金森病患者200多万人,不过接受脑起搏器治疗的仅5000余人,刘主任说,国产起搏器的使用将让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
(附属第一医院)
201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