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而对于刚刚逝去的2013,我们边说再见边回首,是深深浅浅的足迹,深深浅浅的记忆。
这一年,学校在成长。成功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打造了《长征组歌》等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精品,人才培养教学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百篇优博论文有了新突破,学生在各类学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新成果,两个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新增1名中科院院士……
这一年,我们在成长。工作有了突破,学业有了进展。捧了奖杯,搬了新家,当了学霸,收获了真情……
2013,身边的厦大人,说出你的感动。
2013这一年,作为理论报告员感触最深的就是校党委将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这项工作做得十分扎实出色。马克思主义青年研修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接班人;新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尤其是,2013年让新生党员提前报到,对他们进行入学培训,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好地在同龄人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13年,学校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校领导走基层,召开各级党委座谈会,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实打实地帮群众解决难题和问题。
2013年,大家一起坚定地走在实现厦大“两个百年”目标的道路上;2014年,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
——理论报告员 洪成得
在长征中跋涉,在长征中成长,感恩2013!在黄河中洗礼,在黄河中激越,奋进2014!
——艺术学院老师 郭 伟
难以忘怀漳州校区、校本部,甚至于翔安校区、海外校区;仍然想念五星级的图书馆、建南大会堂、芙蓉湖、隧道;更想念芙蓉餐厅的砂锅、勤业的馒头、南光的早餐。关于厦大的一切,如今都成为我的珍宝。祝福厦大和全体师生都可以幸福平安,马上成功,马上有一切。
——公共事务学院2013届毕业生李 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厦大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雄霸海景的得天独厚环境里,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这是作为家长收到的最棒新年礼物,感谢校领导的重视,感谢幼儿园辛勤的老师妈妈,作为家长,作为教职员工,我们明显感觉幸福指数提高啦,感恩!
——数学科学学院老师黄兆君
我的2013很重要,这一年,我经历了大三到大四的转变,度过了选择迷茫期。最开心的是保研成功啦,九月份就要去北大读研了,这算是为我的大学划上圆满的句号。在厦大生活是一件令人轻松的事情,学校对学生非常好,所以我也很珍惜现在的状态。
——社会学系2010级本科生范 爽
我们亲爱的母校,刚刚走过了平静而不平凡的2013年——“思翔漳马”四校区战略布局初显规模,国际化迈出新步伐,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民生工程极大改善,师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再创新高,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我为母校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深深鼓舞,也为所有厦大人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感动。
——医学院辅导员 王骥洲
我是建南大会堂一名平凡的工作人员,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我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情,能做的只有每天平平凡凡按时按点敲好上课、下课的钟声,提醒老师同学们准时上下课。接下来的2014年,我会继续做好我的工作,还有把礼堂管理好,为学校的场地使用提供最好的安全和服务,这就是我的心声。
——厦大“敲钟人”
2013年,最直接的感受——“忙”,开始以小时安排一天时间,“拖延症”被迫好转;最厚重的收获——获评厦门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更深领会“天道酬勤”的内涵;最遗憾的事——很多任务没有完成、很多承诺还未兑现……2014年,我的“小希望”是忙而不乱还能忙里偷闲、忙得有效率、忙得有意义!我的“大希望”是中国房价下降,老师们都能安居乐业!
——人文学院中文系老师 王晓红
2013年生活得更好了,家庭幸福,在学校工作也很开心,希望马年工资更高一点。
——后勤集团谢大姐
2013,我们见证了厦大翔安校区的落成到成长,也见证了我们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初建到日臻完善。有人说我们是翔安的拓荒者,但我以为,翔安赋予了我们很多主校区没有的宁静,一种可以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埋下头来的平和心态。2014,最期待的就是翔安校区图书馆了!希望有了它,我们的2014会更加充实,我们的翔安校区会更加精彩!
——环境与生态学院2012级本科生 张 唯
2013年抓了不少小偷,主页经常上,庆幸的是进校的小偷没有来得及掏出凶器反抗、庆幸的是我也没有受什么大伤、庆幸的是夏天里那个和我扭打成一团自称有艾滋病的小偷在被抓2天后被拉去验血证明他很健康、庆幸的是处领导对我还是很关心尽力在帮我、宝宝也适应托儿所的生活了。2014年我会继续为校园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卫处干部 林 滨
2013年,我认为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游客少了。游客少了,学校也更安静了。现在饭点去食堂也不用和游客“抢饭”吃了,缩短了至少一半的排队时间。
——公共事务学院2011级硕士生 游丽江
2013年,是我来厦大的第三年。这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这是个老中青三代都参与的比赛,通过比赛,我更快速地适应大陆教学的教学特色和厦大的教学传统。同时,我也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还收获了爱情。我越来越爱这个我生活、工作的地方了。
——人文学院老师 史 言
过去的2013年对我来说是“蜕变”的一年,我从一名博士后成为了厦大教师,虽然辛苦但也让我收获许多、感恩良多。收益于药学院以课题负责人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为核心的人才队伍配置模式,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中央专项基本科研项目、院长基金项目并负责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同时我也要感谢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宁静清雅的环境,给我提供了一个精心科研的氛围,使得我能够在2013年于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并同时承担多个杂志的审稿工作。我期望在2014年,“年轻”的药学院能够继续改革创新,为了我们心中的厦大梦、中国梦,快马加鞭,勇往直前。
——药学院老师吴云龙
2013,幸福满满。这一年有太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留校工作,梦寐以求的大事,成为厦大正式职员,梦圆时刻,感动、兴奋。初来工作,恰好赶上了购买学校人才保障房的好机会,安新家,添新物,安居乐业。部门氛围和谐,大家真诚相待,其乐融融。这一切,我很满足。
——党委宣传部蒋 丽
高考结束义无反顾填厦大,本科保研信念坚定保厦大,参加工作毫不犹豫选厦大,我自己都不清楚怎么会对学校如此深情,如此不可自拔!如今,我更庆幸自己能陪伴厦大共同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这所哺育我的母校!
——管理学院辅导员 刘群鑫
2013年我从学生转变为职场新人。现在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公务员每天田间地头,与农民聊天谈地,夏季抗旱,秋问收成,冬修水利,看着落后的故乡,更坚定了自己建设家乡的追梦赤子心。2014年希望有机会再回厦大,再看看南强二繁盛的凤凰花,再听一夜白城的海浪,再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读一本书,再温一回南国旧梦。
——人文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 贺文慧
2013,成果丰硕。在工作上,我为之努力两年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SD)竞赛获得了十项全能总分第六(国内赛队第三)、能量平衡和热水两个单项奖并列第一的好成绩;在教学上,参与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在科研上,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重要的是诞生了我可爱漂亮的女儿。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老师 石 峰
2013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到家乡,加盟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虽然身份和科研环境都有着不小的转变,但伴随而来的是学院各级领导的热烈关怀和大力支持。这一年,我顺利度过了入职以来的各项难关和“阵痛期”:实验室、招生、科研团队相继到位。过去的一年中,我与新同事们一起,奋斗在美丽的海韵园,也开始感受到作为厦大一员的欣喜和自豪。展望2014,我期待着在学院为我搭建的高水平研究平台上,以崭新的姿态,踏实的步伐,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敢做“国家队”,在美丽的海韵园做出属于厦大工科的科研亮点!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老师 纪荣嵘
2013年很开心,我们收获了累累果实:在国内数个顶级赛中拿了2个冠军、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国际顶级赛上荣获季军1项、最佳团队奖1项,那场比赛其实我们已接近冠军奖杯,只因为场外未意料到的干扰……这些年攒的奖杯太多了,柜子几乎放置不下。但最开心的还是,团队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不再流离失所。经过我们的用心设计,这个“家”功能趋近完整。学校支持很大,但我们更是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场地自己搭、监控自己装、线路自己布……我们的工作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老师加入到“家”,2014我们会更用心做好“家”的服务。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老师胡天林
2013年,三十岁,第十年做科研,第三年做老师,第一年做父亲。于是责任成为这一年的主题。学生渐多,不断在想,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一年虽然平淡,但生命的意义取决于投入生活的程度。今后的愿望,希望能做个改变世界的人,希望学生们能超越自己,希望中国的科学能再度辉煌。
——材料学院老师 白 华
2014年,会遇见不一样的事,迎接不一样的挑战;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感受;会有不一样的守候,收获不一样的成绩。未完成的期待在延续,新的梦想在启航,2014,厦大和厦大人,我们准备好了,一往无前!
(宣传部 欧阳桂莲 曹熠婕 综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