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系主任争当班主任——人文学院强化新生导师组作用推进大类培养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7日 来源:

从2013级开始,人文学院本科生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调整更新教学计划的同时,学院改进了新生导师配备方式,择优精选,从机制上强化新生导师组的作用,保证各项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减少导师所带学生数,保证导师指导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人文大类的学习和生活,每5位2013级本科生配置一名本科生导师,负责引导学生确立正确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进程,包括按照教学计划指导学生个性化选择学习方向、选课等。

提高教授参与比例,提升导师指导质量

人文大类注重文史哲人基础知识学习与学科的综合交叉,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强调人文精神传递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为此,学院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在导师选择上,加大教授参与比例。学院今年迎来了194位人文学科试验班新生,共为其配备了42位导师,分别从中文、历史、哲学、人类等各系中精心遴选,其中教授、副教授共28名,占总数的67%。

成立导师组,加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3级开始,学院本科新生编入六个班级,每个班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每个导师组有一位组长,导师组组长大部分由中文、历史、哲学、人类等四个系分管本科教学的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同时他们还兼任班主任。除了学校规定的关于本科生导师相关的工作职责外,导师组同时配合辅导员建设班级组织、举办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文化等。每个导师组都包含了中文、历史、哲学、人类等四个系的老师,其中有不少是学科带头人。这种导师组配合班级管理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复合型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汇集育人合力,形成全员育人新格局。

近日,各导师组已经陆续和新生见面,相关工作逐步展开。

(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