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厦大医院上半年各项指标达到近十年最佳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来源:

七月的厦门,凤凰花开,厦大医院也迎来了火红的丰收季。医院2013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会传来捷报:在学校和附属中山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克服资金短缺、设备老旧、人员不足等种种困难,上半年各项指标实现了医院近十年发展史上的最好成绩,即总收入增幅最高(较上年同期增长32%)、收支结余增幅最高(较上年同期增长85%)、门急诊人次增量最高(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万人次)、住院患者增幅最高(外科较上年同期增长44%)、门诊药占比最低。

厦门大学医院于2010年正式归并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时的医院人员不足、资金短缺、设备老旧,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急于探索发展的突破口,时任附属中山医院心功能科主任的吴岳平同志在总院党政领导的重托下,受命担任厦大医院院长兼总支书记。吴院长到任后团结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

由于资金短缺,医院医疗设备迟迟得不到更新,水电系统陈旧、信息系统落后,难以吸引患者,医院无法发展。吴院长到任后,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在李氏基金的帮助下,投入120万元改造了医院的病房水电系统,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住院环境。全院职工在领导的示范作用下也同心协力积极创收,提高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同时节衣缩食想方设法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改造信息系统、购置体检必须的B超、DR、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在医院经济好转后,尝试采购肿瘤热疗仪等新设备,逐步开展新技术。近三年医院添置固定资产设备约880万元,目前还有160万元的检验设备尚在采购中,全院职工2年半的努力使医院固定资产增长了近80%。信息系统的改造和设备的更新简化了就诊程序、提高了技术水平、实现了为病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患者的肯定。

医院的发展,加强硬件建设很重要,但是,建设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医疗队伍更重要。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严于律己、团结群众,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面对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吴院长突破阻力精简行政班子,融合相关科室组成大科小医疗组的模式,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均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极大地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从总院聘请总院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指导业务,使厦大师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改善了门诊医生不足的境况,医院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由于院聘人员收入低,2010年流失了不少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面临重重困难,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励先进兼顾平均,多次提高院聘人员的待遇,目前院聘人员的收入较2010年几乎翻番,还享受公积金、高温补贴等各项福利,此举不仅留住了他们的心,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保障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随着今年公立医院药品加价的取消,作为岛内仅有的几所二级医院之一,厦门大学医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既没有三级医院的规模,也没有社区医院的政府扶持,医院领导班子多次研究探索医院的定位,走出了一条既有校医院特色又有小综合特点的发展之路。厦大医院找准定位,积极改革,逆势而上,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全院职工满怀信心、爱岗敬业,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为医院进一步发展为小综合大专科的直属附属医院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厦大医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