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8月1日,由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刘恩恩带队的“如皋社会实践队”,在时值当地挂职的第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厦门大学连奕新老师安排协调下,对江苏省南通市“示范工业集中区”——如皋,进行为期五天的深入考察调研,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
如皋市作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评定的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近年来为发展地方经济,引入不少企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实践队充分利用化学专业知识和学校实验室平台,采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和水样本,分析其成分和作用,完成完整的科学调研报告,将会为如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专业参考。我们还与江北添加剂有限公司就如何实现食品添加剂包裹糖衣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定点溶解的科技创新性难题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将利用学校的实验平台,组建相关课题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实践队重点考察了与郑兰荪院士合作的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及与万惠霖院士合作的江苏德峰药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对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产生积极贡献。例如,郑兰荪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已经攻克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间二氯苯高度分离、精馏效率提升等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氯化废弃物的处理度,既实现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又使该生产安全环保。
实践队走进市委组织部人才引进科,展开全方面深入探讨,了解如皋市委为引进高校人才,实施“名校-优生工程”和“学子归巢计划”等政策,旨在吸引外地和内地优秀学子投身于如皋的现代化建设。与镇团委相关领导举行座谈,探讨如皋市长江镇的“青年人创业基地”,对于勇于创业的青年人提供资金支持和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并给予技术专家免费指导,鼓励青年学子艰苦创业。通过座谈,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程度,同时也更加坚定自己学好专业争当优秀的决心和责任意识。
实践队先后走访了江苏融达再生资源集团、江北添加剂有限公司、东升南通石材产业园等多家地方企业,与多位企业最高负责人就“企业人力资源和高校人才培养”进行深度交流,他们指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做事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希望大学生们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企业需求,踏踏实实地走好接下去的每一步,做到“心态沉下来,事业浮上来”。实践队结合高校学生和企业实际情况,拓展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双方共同表示,利用学生寒暑假时间,企业提供实际性的实习岗位,学校提供与企业科技项目相关的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技能,同时为企业挑选和培养后备人才。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