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我校附属翔安医院12名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隔离休整期满平安返院。医院在门诊大厅举行简朴而隆重的仪式欢迎驰援武汉和杏林医院的15位医护人员完成使命顺利归来。校党委副书记赖虹凯、翔安区副区长程明、附属翔安医院党政领导和全院医护人员及家属出席欢迎仪式。附属翔安医院党委副书记傅万里主持仪式。

在厦门援鄂队员休整驻地,厦门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姚冠华,党组副书记、市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魏晓萌与附属翔安医院全体队员合影,并向他们表达关心与问候。附属翔安医院专门派出1辆大巴车,在酒店门口等候迎接英雄回家。医院党委书记吴立武带队前往酒店迎接,并与每一位回家的援鄂医务人员深情拥抱。

“欢迎回家!”“欢迎英雄归来!”下午2时许,带有“欢迎抗疫英雄凯旋”横幅的大巴车缓缓驶入医院,院领导、家属代表、各部门与科室代表早早列队,手拉横幅,高举照片、祝福标语夹道欢迎。援鄂队员们走下车,踏上红毯,穿过门诊楼外的凯旋拱门,与阔别的亲友同事一一问候拥抱,笑语与泪花交相,场面温馨感人。
欢迎仪式伊始,赖虹凯、程明和院领导班子代表学校、区委区政府和医院为援鄂医疗队授绶带,表彰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厦大人、翔医人的使命担当。医院同事向援鄂、援杏林医疗队员献花致敬。

赖虹凯在欢迎辞中说,附属翔安医院援鄂、援杏医疗队有一半队员是90后,超过一半是党员,共同组成了疫情最前线的骨干力量、青春力量。大家的挺身而出,体现了厦大人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鲜明品格,是学校的光荣、师生的骄傲,也是献给学校99周年生日最为珍贵的礼物。希望大家把身体休养好调整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从抗“疫”实战中科学提炼经验与智慧,更好地服务学校医科建设发展,为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院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程明向医疗队员及亲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她表示,52个日日夜夜里,医疗队队员高强度工作,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彰显了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希望所有队员铭记这段难忘的经历,安心休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各自岗位上再立新功,为厦门市、翔安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最高礼遇欢迎我们心目中最帅的、最美的英雄,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热爱。你们在武汉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获得了英雄的人民的待遇,给英雄的武汉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帮助了武汉人民,也保卫了湖北的安全。”附属翔安医院执行院长张国君向队员们深深鞠躬,动情说到。他希望,大家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返回到临床一线工作,为医院的日常诊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2名队员圆满地完成任务,一个不少地回来了,回家真好!”厦大翔安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先礼说。他代表队员向学校及翔安区、附属翔安医院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经历了这次疫情,大家收获了满满的真情与坚实的成长,之后必将为医院的发展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20年的老党员,这个时候必须要挺身而出。我要给科室里的弟弟妹妹们做个表率,更要给自己的女儿做个榜样!”援杏医疗队队员、翔安医院手术室护士赵卓尔分享了她站在非典、参加中国援利比里亚医疗队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的点滴故事,表示难忘与患者互动收获的鼓励与温暖。“新冠突袭万人殃,热血白衣上战场,人生虽有多悲伤,但有壮志在胸膛。不辱使命迎难上,待等归来花满堂!”最后,她以这首诗以大家共勉。
“前不久我女儿画了一幅我们一家四口的画,她把妈妈画得又高又大,而把我画得比她妈妈矮小。她说,妈妈去支援武汉治病救人而爸爸没去,所以妈妈更伟大。”援鄂医疗队员罗晓春的家属、附属翔安医院麻醉科医师钟强以“牵挂、感动及幸福”三个关键词讲述了自己“尾随”出征大巴送行、女儿眼中的妈妈以及妻子援鄂期间的故事。他说,援鄂期间,妻子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煅练,他们之间互相的支持和鼓励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这也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勇敢担当的种子,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

欢迎仪式后,院领导、科室同事和队员们、家属们欢聚一堂,用一个个亲切的拥抱,分享回家的喜悦。医院还精心组织了专家为队员们进行CT检查,他们在陆续完成检查后将回家休养两周再重返工作岗位,并随时准备披甲再出征。
(宣传部 文/林济源 黄浩 图/庄华 黄浩)
责任编辑:林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