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校档案馆收藏1947年厦大台生通行证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5日 来源:

日前,一张上世纪40年代我校台生往返大陆与台湾间的通行证被我校档案馆收藏。

通行证的捐赠者为淡江大学理学院院长王伯昌教授。近日,王伯昌带领淡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物理、化学三系来校交流访问,向学校捐赠了这张他的父亲——我校1946级法律系校友王耀仁在我校就读期间,往返大陆和台湾时所用的通行证。

据王伯昌介绍,这张通行证是王耀仁在我校就读第一学年结束返回台湾时所开具的。大致内容为,“本校一年级学生王耀仁现因学期结束拟由厦门返台湾省台南县,随带行李三件,希沿途军警关卡予以查验放行为荷。”信笺页眉和页脚分别有“国立厦门大学新生院用笺”和“校址:厦门鼓浪屿”字样,证上还有时任国立厦门大学新生院院长周辨明的签名。

王伯昌说,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在台湾招收一批高中毕业的公费生送到内地读大学。王耀仁便是其中的第二届,于1946年来到厦大。据说,当时,这些学生被分到了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厦大等高校,其中尤以到厦大的最多。

当年的《厦大校刊》也记载了这批台湾籍学生在我校学习的一些情况。1946年12月31日出版的校刊刊登题为“本校特为台湾籍学生设立国语国文补习班”的报道,报道说,“本院新生院为提高台湾籍学生国语国文程度起见,特提请行政会议通过设立台湾籍学生国语国文补习班,并请黄典诚先生担任教学,经于十二月廿三日正午十二时假该院图书馆召集台湾籍学生卅余人,举行国语国文补习座谈会。”

在此次座谈会上,台湾学生发表了学习国文的迫切愿望。归纳起来,大意是:“渠等自幼被迫学习日语,台湾方言已觉生疏,国语国文之接触,仅系前此四五月间之事,基础薄弱,不言可喻;甚盼此项补习,能予以切合需要之训练。”

从这篇报道上看,后来的国文补习分成国语发音、中国文字之组织、国语会话、白话文选读、浅近文言文选读、文法要略等部分,并穿插习题相辅而行。“上课时间,定于每周一、三、五下午五时至六时。地点在图书馆走廊的阅览室。”

1949年夏,王耀仁在大三暑假回台湾后,就再也没能回到大陆,其最后一年的学业在台大完成。但是,王伯昌说,父亲在厦大求学三年的点点滴滴一直是其人生中颇为怀念且值得回忆的时刻。改革开放后,王耀仁曾三次回到厦大。2001年,王耀仁去世。家人在后来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这张他一直保存着的通行证,遂决定将之捐给厦大。

目前,这张通行证已被我校档案馆正式收藏。档案馆馆长戴岩说,虽然证件反映的是“日常小事”,却是那个特定年代那群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一个侧面的缩影。

(宣传部 李静)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