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第三届中国诗歌节“中华诗魂·世纪颂歌——厦门大学诗文诵读专场”于科艺中心上演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来源:

秋风送爽,南国如画。第三届中国诗歌节之“中华诗魂·世纪颂歌——厦门大学诗文诵读专场”于2011年10月18日夜,在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化部发起,厦门大学主办,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厦门大学学生委员会、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协办,引起了校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华诗魂·世纪颂歌——厦门大学诗文诵读专场”共分“古风新咏”、“岁月峥嵘”和“时代礼赞”三个篇章,以历史发展为脉络,涵盖了古体、近体以及现代诗文,所有节目均由以人文学院为主的厦大师生自行策划、编排和演出。

诗文诵读专场在舞蹈《踏歌》中开始,绿衫翩翩,如烟起舞。轻歌曼舞里,古色古香的千年文明盈盈而来。接着,普通话、闽南语、歌咏形式表演的《春夜喜雨》,给了现场观众梦回唐朝的体验。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岳阳楼记》则将古代君子贤士的天下情怀通过古风今咏阐扬开来。第二篇章“岁月峥嵘”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开始,表演者黄鑫感情真挚,将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陈毅元帅无畏、乐观革命精神的《梅岭三章》和展现江山如画、南北多姿的《甘蔗林—青纱帐》,则表达了祖国繁荣的来之不易,告诫我辈青年需倍加珍惜。中文系老教授郭启宗带来的《乡愁》,从神态到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日本研究所所长王虹教授磁性十足、浑厚无比的声音,加上其意气风发的风貌展示,将《沁园春·长沙》咏诵得慷慨激昂。“少年强则国强”的诵声中,全场开启了第三篇章“时代礼赞”,《少年中国说》在演出者精彩的表演下给人思考,给人力量。一袭白色长裙,一首优美的《致橡树》,表演者张蜀彤将温柔、坚贞又独立的共和国新女性形象完美呈现。“我和厦大有个约定,在一个丰硕的秋,孑然而来;在某个离别之时,款款地走。可这一来一走,就是我最好的四年……”人文学院本科2009级历史系的原创诗歌《最好的四年》将厦大学子对于母校深沉的爱通过艺术再现,真情表演,引发了全场共鸣!作为压轴演出,《中华中华》将中华之情喷洒开来,家国温暖里的意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中华诗魂·世纪颂歌——厦门大学诗文诵读专场”精彩的表演得到了与会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本次诗歌节的特邀嘉宾,著名诗人,我校1949级中文系校友蔡厚示先生给予了晚会极高的评价。“我在厦大读书任教数十年,跟着厦大由长汀回归厦门,1945至1949是我最好的四年!你们的节目很好!”蔡先生感慨道。当问到想对厦大说点什么时,蔡先生深情说道:“厦大待我,如五老峰一样——恩重如山!”。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李 根)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