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6日,“首届中英音乐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隆重举行。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显宝教授率领艺术学院32名师生代表应邀出席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中英两国关系史上第一次关于两国音乐交流的盛会,更填补了中英关系史上的一项学术交流的空白,对于增进中英友谊、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音乐学领域研究的深入探讨等意义深远而又重大。
学院师生共有32人参加此次研讨会,13人提交的11篇论文入选,其中7人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分别是周显宝教授《中英音乐学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王义彬副教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冯莎莉、文婷共同合作的《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与保护措施》、郑锦扬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曹国梁的《清末英国音乐在华传播的渠道和空间》,以及周显宝教授指导的两个研究小组“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中英两国音乐历史与文化交流”和“碰撞与交融——中英两国音乐产业的现状与交流”等8篇论文。其中,杨娇娇的《从早期来华英国人资料中看中英音乐文化交流——以新疆地区为例》、刘小凡的《以古琴为例,看中英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影响》、陈玥芃的《探讨在中英文化差异下的音乐交流与融合——以〈牡丹亭〉在伦敦亮相与刘天华借小提改良二胡为例》,以及郑峰的《浅析英国音乐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等论文受到中英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此次厦门大学参会师生在学术会议上的优异表现,受到大会主办方和与会学者的高度赞扬,主持人在最后的总结中称这次中英交流非常成功,“华侨大学搭台、厦门大学唱戏”,促进了中英音乐学研究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为今后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届中英音乐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英国举行,本次所有在大会上宣读论文的师生都将受到他们的邀请。
(艺术学院研究生会 胡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