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4日,2010年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在漳州东山召开。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出席会议,校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办、科技处、社科处、资产后勤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校党委书记朱之文主持会议。
本次务虚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结合教育部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和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情况,结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编制学校“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扎实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朱之文在动员讲话中对开好会议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二是要提高站位,深入开展研究。三是要解放思想,善于开拓创新。四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开好会议。
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校长朱崇实、副校长孙世刚、吴世农、李建发、张颖,校长助理叶世满、校办主任邱伟杰等分别就我校“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改革科研平台基地体制机制、完善学校各类学术组织工作条例等重大问题做了主题发言和说明。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发言,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围绕主题发言,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思路和举措:
——学科建设要瞄准主流特色,把握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性的需求,树立“国家队”意识,分类培养,加大投入,使学科发展入主流、有特色、高水准、国际化;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从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建校百年的规划目标相衔接。深入细致地分析、梳理、研究各学科队伍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目标,以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教师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评价公正性,切实维护学生权益。同时建立教师同行和有关监管部门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平台基地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主要载体,核心竞争力的主阵地,是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服务体系的集中体现,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理顺学院和平台基地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平台基地和学院的工作积极性;
——要把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党委权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民主决策的效率和能力。
校长朱崇实在总结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最根本的还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改革、加快发展,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律,瞄准前沿,按照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认真总结经验,继承和发扬学科建设原有的优良传统,让学科入主流,有特色;要继续为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善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重点是积极谋划,尽快改善教工的住宅环境,吸引人才安居乐业;要充分发挥厦大自身的比较优势,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要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既稳妥而又有效管理好学校各项资源资产,使之发挥最大效用;要按照现代大学的建设标准,理顺内部治理结构;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友爱、宽松包容的校园氛围,使师生能更好地交流沟通。
朱之文表示,本次校领导班子务虚会是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召开的,而且是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之后,专门利用暑假,集中一段时间,研究大事、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谋划发展。通过本次务虚会,大家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会议取得了很好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对我校“十二•五”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学校科学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朱之文要求,会后,要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认真梳理、研究务虚会讨论意见,按专题进行归结、深化、提升、拓展,形成更有内在联系、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十二•五”建设规划的编制、相关文件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抓紧“十二•五”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条例的修订。在更为细致的摸底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包括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项规划草案的制订;三要抓紧修改完善有关重要文件,包括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创新平台基地与相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等;四要继续抓好相关文件和资料的学习;五要抓紧筹备好若干重要意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好、贯彻好本次务虚会精神。
(文\图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