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地球学院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为支撑,协同多方力量,推进五育并举,紧紧抓住这四个关键,精心打造海洋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着力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党建为魂 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一走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些醒目的标语就映入眼帘。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青年的专题版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语录的长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展……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空间显得厚重而有份量。
不仅如此,在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在院党委的组织下,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进社区的专题讲座。第一讲就是由“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徐鹏做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井冈山精神》。“双带头人”进社区只是个开始,学院后续还会推出“院长有约”“书记有约” “名师面对面”等活动,推进人才培养,丰富社区文化。11月初,空间刚刚启用时,学院就专门组织了空间建设推进会,召集本科生党支部和全体团支部一起讨论空间内的设计和管理方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空间全部完成了装饰布置,并已成功开展4场党支部活动和16次团课。
学院以党建为引领,从空间启动布置到管理运行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的和行政人员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党、团支部的组织作用,力求把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凝心聚力,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学科支撑 凸显海洋专业特色
社区门口有一幅醒目的对联,上联是“数不尽鱼虾蟹贝蔚蓝生命”下联是“算得出碳磷酸碱璀璨风华”,正好呼应了横批“海洋之家”的定位,浓浓的海洋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进入门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鲜明厚重的海洋学科历史介绍、图文兼具的海洋典型人物事迹展板以及生动形象的海洋生物标本展,写有“蓝色摇篮奋进七十载,一流学科扬帆新时代”标语的“嘉庚”号科考船花灯,彰显了海洋人厚积薄发,挺进深蓝的精神力量!
1920年代初即有论文见诸《Science》,1946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到如今,海洋学科入选A+学科,建造起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嘉庚”号科考船,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次获评优秀……海洋与地球学院悠久的学科历史和一流的学科发展也巧妙地融入到“一站式”学生社区中。
让蓝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让学科意识培养及海洋精神传承潜移默化,学院通过展板、标语、视频、标本等形式,传播海洋声音,讲好海洋故事,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励青年人投身海洋事业,投入到海洋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多方联动 协同育人形成合力
“想知道翔安校区‘最文艺’、‘最宜居’、‘最海洋’的宿舍长什么样,那就去翔安校区首届宿舍文化节看看!”最近同学们被这个接地气的活动圈粉了。
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个平台,海洋与地球学院与翔安校区学生办、公寓办和后勤集团联动力量、整合资源,将原有的院级宿舍文化节,全新升级为翔安校区首届宿舍文化节。文化节内容精彩纷呈,“想方舍法-生活常识知多少”、“长途跋舍-定向越野”、“舍彩缤纷-特色宿舍评比”、“衣衣不舍-宿舍文化衫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海洋之家”充满活力,让宿舍生活更加多彩。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离同学们最近的空间,学院以宿舍文化节为契机,将校院两级的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汇聚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第一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拓了“宿舍思政”的新阵地。

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润物无声
“在画画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生命在我的笔尖流淌,一切美好、平和的情绪在画画的这段时间里仿佛被扩大化了……”在参与 “走进五彩的油画世界”的活动中,王同学感慨道。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美育活动室举行了这场减压工作坊。
不只是这个美育课堂,首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作品、海洋文化月贝壳设计作品、创新创业大赛事迹展等布置,无不体现着学院丰富的文化育人氛围;社区环境美化、社区卫生清洁,仅劳动教育这一项已经在社区开展了23场;每个空间都设置了“党员先锋岗”或“团员先锋岗”,由值班的同学负责其日常的管理;“班主任有约”、“筑梦•起航”学长面对面、师生自由交流会等也常在这里举办。
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一体的,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个综合平台,学院开展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五育并举,让学生自然浸润于其中。学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建立师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管理模式,深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成长,提升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增强了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构建起了“三全育人”的新格局。

(宣传部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