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提升站位 争创一流——专访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31日 来源:

“我们是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在谈到参加暑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考察调研活动的感想时,深感本次考察对象的高站位。在上海考察时,参观的大型的企业和重点的高校,都是国内有影响力的单位、大学。“通过考察提高我们的视野和站位,让我们能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看问题。考察回来后,我和培强院长以及张鸿斌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

金能明感受到,高校要发展,就要积极跟国家或者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型企业的关键技术需求对接,对接得好可为学校发展带来契机。考察的单位强烈的争创一流意识和对人才的重视,给金能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单位、高校已经是国内一流的了,但是争创一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识还是很强的。”“他们重视人才,像张江高科的生物芯片中心,就重视引进国内一流人才、国外回来的学术团队,一下子就提升了工作的层次。”

在与大企业的接触中,金能明感受到了他们与高校合作的强烈愿望。“比如兖矿,以前就与我们有接触,他们对我们学科的需求、与我们合作的愿望十分迫切。这次到他们的现场去看,到实验室去参观,更直接感受到这种迫切。”“黄培强院长到多伦参观大唐,大唐也十分迫切地希望与高校合作。我们的化学化工学科一定要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跟国家、重大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学校安排本次考察的思路是非常清晰、非常正确的。”

“要放眼全国”

考察学习回来后,金能明就与黄培强院长、院系分管领导和教授代表,探讨如何贯彻学校党政安排考察的意图,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科与企业对接,并在服务社会、与大企业对接上有了一些收获和共识。“我们原来与大唐集团、兖矿集团就有一些接触。走出去之后,更感到与企业合作的空间、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我们这个学科能进行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很多的。多年积淀的基础研究学术底子,良好的人才团队,积累了一些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成果,这三方面都可以服务于与企业对接的工作。”

这学期开学初,化学化工学院的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研究新学年工作时就结合本次考察,提出了工作新思路。在全院教师大会上,院长黄培强代表党政班子讲了这些思路。

首先,在科研方面,强化课题组建设,组建研发团队,避免原来科研的“单打一”,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展研究,而要通过科研团队的组织,主动瞄准国家、行业的重大技术需求,进行联合科技攻关。

学院支持相关学科与兖矿、大唐全面展开技术合作。与大唐方面,在学校的直接推动下,几个项目合作已经展开。杨意泉教授的甲醇催化剂项目的合作开发,已经签订390万元的横向合作课题。张鸿斌教授与大唐有两个课题。一个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大唐引进的国外生产线要适应国内煤种的问题,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技术优化。另一个是将影响到大唐整个发电方面的节能减排效能的预研项目。双方有意向在预研的基础上,明后年争取申请国家863计划或支撑计划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兖矿的合作也一样,双方约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双方技术人员的互访,了解对方的需求和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其次,加强对社会、企业广泛的技术服务,强化横向课题的开发管理。近几个月,学院积极组织教师与企业对接。最近与广西化工研究院签订了共建实验室的协议,还跟龙岩高岭土公司、福建紫金矿业、福建中烟集团等福建省支柱产业合作也在积极展开。”另外,在扶持政策上,要进一步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在支持教师服务社会方面的考核。

第三,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我们意识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服务社会三者是相辅相成,不会因为强调服务社会而弱化了基础研究。要把这种观念在教师中普及。黄院长在多个场合也提到,国家、企业重大技术需求的攻关中,解决基础研究领域的难题,同样能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比如,大唐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就涉及到基础研究领域。”

第四,提高工作站位。最近化学化工学院组织人力,将本学院与全国排名靠前的12所高校的化学化工学院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找差距,找问题,初步比较结果正在整理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校内部的比较,还要放眼全国,看看其他高校化工学院的做法、发展的位阶,再看看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而后奋起直追。这种做法要成为学院党政班子的工作战略。”

第五,做好党建工作。“我们考察的一些重大企业,党建工作就做得比较扎实。”沈阳一航集团提出了“让党员成为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这一点我们在很多场合向教师宣讲,强化党建工作,重点做好在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同时也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教学科研水平。”

第六,重视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的人才素质,把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学院本学期出台了新措施,要求并支持45岁以下没有国外一年以上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三年内到国内外一流的大学或者研究所进行学习交流合作,扩展研究视野,推动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成才。

金能明强调,学院班子还将继续把这次考察的收获与7月底召开的学院鼓浪屿会议(70多位学术骨干、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学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精神进行结合,努力探寻如何在学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新思路和办法,加快学院的发展。

“研究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

谈到对学院未来工作的展望,金能明用“研究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十四个字来概括。他说,高水平成果,应包括原创性、创新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也包括适应国家重大科技需求、行业技术需求的高水平应用性成果。人才培养上,要促进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本科阶段按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两种人才培养思路,分别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金能明指出,要继续保持学院在全国化学学科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学校率先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我们的化学学科在全国排在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化工学科也站在了一个高的起点上。这是我们工作的深厚基础。但是仍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能满足于 在学校、在福建、在南方还可以’这样的现状,学院还可以有更高的站位、更高的追求。”

(宣传部 王伟文)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