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闽南文化丛书》在台湾图书交易会首次公开发行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09日 来源: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台湾出版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纪念活动、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暨第九届大陆书展在台北世贸中心隆重开幕。交易会上共展出图书20万种,大陆图书达13万种。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学者与台湾学者共同执笔撰写的《闽南文化丛书》作为活动唯一重点推介图书受到台湾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这套丛书是由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兼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支平教授和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徐泓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并邀集了两岸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是交易会上唯一首次公开发行并推介的大陆图书,也是两岸学术界学者首次成功合作的典范。丛书共十四本,分述区域发展史、方言、宗教、文学、戏剧、书院与教育、乡土民俗、民间信仰、社会宗族、海外移民与华人华侨、理学的源流与发展、音乐与工艺美术、文化事业与建筑十四个专题,为目前在台湾上市的最为全面和权威的闽南文化著作。它们从多元的角度阐述了闽南与台湾的文化渊源与依存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正如陈支平教授在序言中指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吴尚之,福建出版总社社长、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陈秋平,新闻出版总署台办主任谢爱伟,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福建省委宣传部和两岸出版界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丛书的首发仪式。台湾新闻媒体的权威机构“中央通讯社”等为《闽南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发布了专门的新闻稿。

《闽南文化丛书》总主编为我校的陈支平教授与原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台湾暨南大学代理校长、台湾明史研究会理事长徐泓教授,各分卷主编分别由我校人文学院的施伟青、李如龙、詹石窗、朱水涌、陈世雄、王日根、石奕龙、连心豪、郭志超、陈衍德、傅小凡、朱家骏、许清茂、庄景辉教授承担,台湾学者担任分卷主编的是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姚荣松教授、淡江大学林安梧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周英雄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曾永义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李弘祺教授、台湾“中研院民族所” 余光弘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郑志明教授、台湾姓氏源流研究会林瑶棋会长、台湾海洋大学海洋史研究所卞凤奎研究员、佛光大学历史研究所卓克华教授、佛光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宋光宇教授、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原传播艺术系主任林念生教授、台湾高雄树德技术学院古建筑维护原系主任吴奕德博士。此外,参与本大型图书撰写的我校研究人员和台湾学者共有百人之数。

(人文学院)

附件:《闽南文化丛书》总序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闽南文化丛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之所以组织撰写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

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的茁壮成长,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今,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学术热点,从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既向往追寻中华的核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顽固地保持边陲文化的变异体态;既遵循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文化体制并积极为之作出贡献的同时,又不时地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规范与约束;既有步人之后的自卑心理,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意识;既力图在边陲区域传承和固守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却又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了诸如乡族组织、帮派仁义式的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可以把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人文因素,有机地磨合和交错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闽南区域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的持续生命力,从而使得闽南社会及其文化影响区域能够在坚守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有所发扬,有所开拓。我们通过对于闽南二元结构文化结合体的研究,应该有助于对于中华文化演化史的宏观审视。

三,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从地理概念上说,所谓闽南区域,指的是现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厦门、漳州所属的各个县市。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以上的区域。由于面临大海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征,使得闽南文化在长期的传承演变历程中,不断地向东南的海洋地带传播。不用说中国大陆的浙江温州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沿海,以及祖国的宝岛台湾,深深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带有变异常型的闽南方言社会与乡族社会,即使是在东南亚地区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闽南文化的影响所及,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此,闽南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世界性的。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之下,深入探索闽南文化尤其显得深具意义。

闽南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深刻的,她的表现形式又是多姿多彩的。为了把闽南文化的整体概貌比较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我们把这套丛书分成十四个专题,独立成书。这十四本书,既是闽南文化不同组成部分的深入剖析,同时又是相互联系、有机地成为宏观的整体。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对于系统深入地研究闽南文化有所推进,另一方面则更希望人们对于闽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眷念,让我们的家园文化之情,心心相印。

最后,我们要再次对于众多关心和支持本套丛书的写作和出版的社会各界人士,深致衷心的感谢之意!

陈支平 徐 泓

2007.10.9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