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规划汇报会在主楼215会议室召开,校长朱崇实,副校长孙世刚、张颖,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我校“精英”学科的规划和发展。
与会的五个一级学科和九个二级学科的负责人简要汇报了本学科的基本概况、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建设资金筹集和使用意向、预期建设成效分析等内容,并对规划的内容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发展规划办主任叶世满就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基地和汇聚学科队伍三方面发表了意见。研究生院副院长郭祥群、郑振龙针对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听取汇报后,孙世刚指出,学科建设包罗万象,涉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作为一个五年的建设规划,各学科的规划应突出重点、优势和特色,明确五年内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要找出差距,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孙世刚强调尽管各学科的评价体系各不相同,但彼此间许多地方依然值得学习与借鉴。他要求各学科负责人认真思考,制定学科规划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最后,朱校长做重要讲话。他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把若干重点学科建设成一流的学科,才能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做好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十分必要。
朱校长指出,厦大的学科建设已度过了“温饱”时期,在下一个五年里,学科建设的重点将放在资源配置上,力争经过五年的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学科,能与国际同行同台竞争,使我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再上新台阶。为优化资源的配置,学校将继续完善教学科研的硬件建设,彻底改变学校教学科研基本设施不足的现状;集中力量进行跨学科建设,构建大平台、购买大型设备,对图书资料系统进行升级换代,这就要求各学科在进行学科规划时要有更宏观的思路;下大力气引进重点人才,真正引进一批在国际拔尖的科学家。重点学科对推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朱校长希望各重点学科在搞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强自我增殖能力,力争使学校投入与自筹经费的比例达1:1。
(宣传部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