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雄伟的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200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向在座的2007级557位博士生同学和2995位硕士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在座的3000多位新同学中,有一部分曾经在厦门大学这个校园里学习过,大多数是第一次迈入这个美丽的校园。不论是否曾经在厦门大学学习过,今天,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翻开自己人生新的一页,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起新的冲击!作为同龄人中知识层次最高、思想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我相信在座各位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都有美好的理想和规划。我由衷地期望在座各位的美好理想和规划都能圆满地实现,为此我想与各位交流一下我对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首先,我想谈一谈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在大学里,本科生、研究生都属于学生,因此都还处于学习的阶段。但关键的是,同属学生,我们要认识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最基本的说,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低级阶段,其学习要求仍以接受和汲取知识为主,所以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对本科生的要求都比较明确,例如哈佛大学为其本科生制定的五项标准是:1、必须能够清晰而明白地写作;2、应该对认识和理解世界、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3、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有一个广阔的视野,并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安排自己的生活;4、了解并思考过道德和伦理问题,在做道德选择时具有正确判断的能力;5、在某些知识领域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从这五条标准中可以看出,哈佛大学对本科生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并把握已有的文明,并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好基础。那么研究生呢?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基本上没有对研究生的培养设定明确的标准,但是一致的培养模式就是让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因此,可以这么说,对于研究生来说,其学习方式就是研究或探索,他与本科生的学习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和汲取,而是主动的研究与探索。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他要学习知识、感悟知识、还要探索知识、创新知识。由于种种的原因,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包括厦门大学)最大的不足在于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是本科教育的简单时间延续,研究生是五、六或五、六、七、八、九年级的本科生。可以说,这种状况,造成了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最大差距。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作为国家创新力量主要来源的研究生群体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一种状况如果不能改变,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让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让学会研究与探索、热爱研究与探索成为我们研究生的自觉追求。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对这个问题不能再展开讨论,在这里我只是希望在座的2007级新同学从今天开始,就把研究与探索作为自己的追求,把导师作为自己的朋友,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与导师就你感兴趣或感到迷惑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让创造性的思维成为研究生的思维习惯。当然,学校将尽最大的可能来保证研究生能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氛围与条件。
第二,我想谈一谈研究生的人生目标。这是一个大话题,又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这是一个让人感觉空泛的话题,其实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话题。什么是研究生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人问我,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要成为社会精英!什么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就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而又愿意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社会精英是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社会精英又是现实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目标,他会非常坚忍地去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社会精英不一定是领导,但他一定是领袖,他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在他的身边总能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跟他一道为理想而奋斗。我由衷地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精英。在座各位都是有理想、有才干的青年。去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共有15000多人报考厦门大学,只有2000多人被录取;博士研究生考试,厦大也是报考人数最多、最热门的学校之一,因此可以说,在座各位是有志青年的佼佼者,所以,我对你们的远大抱负和卓越才干毫不怀疑。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我还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更加宽容、更加感恩!研究生是社会的宠儿,就单个群体来说,社会对研究生这个群体的培养所耗费的成本肯定是最高的,除了你们的家庭,你们的政府、你们的社会、你们的学校都为你们的成长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有些研究生过于自我,他们把自己的成功都看作是个人天赋和自我奋斗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这些同学一有胜利,只愿独享,因为他认为这胜利是自己的个人所得;一有挫折,便怨天忧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挫折都是他人不好的结果。这样的同学是不可能成为社会精英的,他缺乏社会精英的基本素质。社会精英应该具有的个人特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宽容与感恩,知道宽容、知道感恩,他才会善待这个社会,报效这个社会。我再次期望在座的各位都有这样的情怀!
第三,我想谈一谈研究生体育锻炼。我在BBS上看过一个帖子,写的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我在准备今天的讲话稿时想去查一下这个帖子,可惜我上网的技术不行,没有查到。这个帖子给我留下的大致印象是:本科生生龙活虎,研究生暮气沉沉;本科生一切好奇,研究生一切知道;一到研究生,好象都成为了小老头、小老太了,背也驼了,走300米路就冒汗,爬4层楼就气喘,到了研究生一切都惨不忍睹。在BBS上说话总是有点夸张,但这个帖子看完后,我脑子确实在想研究生的体育锻炼问题。我问了一下有关部门的同志,他们告诉我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上研究生的比赛成绩一般都不如本科生,我听了有点失望。我想,单从年龄上看,这是不应该的,有资料显示,一个青年人,通常在22岁到26岁时,体能是处于巅峰状态!刘翔1983年出生,今年24岁,他创造最好成绩时,与在座很多同学年龄相近;姚明1980年出生,今年27岁,可以说他目前的体能状态比20岁时更好!因此,为什么研究生比赛成绩不如本科生,只有一个解释了,就是体育锻炼不够。体育锻炼不 ,自然走路冒汗,爬楼气喘了。
同学们到了研究生阶段,要考虑的问题多了,烦恼也多了,任务也重了,自然而然,容易放弃体育锻炼。但这是非常不对的!越是烦恼多,越要锻炼,一锻炼,烦恼就没了;越是任务重,越要锻炼,一锻炼,任务就轻了!身体是根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你们很难承受今后自己要面对的激烈竞争和艰苦的工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你们根本不可能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放弃体育锻炼,学历越高,越要热爱体育锻炼。厦大的校园很美,依山傍海,四季如春,是锻炼身体最佳场所。在这样的校园里若不锻炼身体,以后终生都要后悔。因此,象我们运动场上悬挂的那幅大标语所说的那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同学们、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翻开自己人生篇章新的一页,我衷心祝愿各位能把这一页写得更好、更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