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林永生前往漳州校区,以“敢问路在何方——与2006级同学谈心”为题,为化学化工学院2006级的同学做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
林永生说: “今天来到这里,是履行对06级新同学的郑重承诺。从进入大学校园那一刻起,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就始终记挂着你们。一年来,关于你们的消息总是不时地传到我们耳旁,有满意的、高兴的,但也有让人操心、令人担忧的。作为一位老师,来和你们谈谈心。”
林永生以引用两封来自贫困家庭孩子写给人民日报的信拉开讲座的序幕。信中谈到他们家庭贫困,求学道路艰难,但仍渴望实现大学梦。当他深情地读出文中感人的言语时,同学都静静地凝听着,会场一片寂静。
随后,林永生书记将精心准备的PPT文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了在大学里应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说,首先应以学为主,夯实基础,练好本领,蓄势待发。他教导同学们应明白为什么而学习,知道学习什么,把握好学习方法。他还介绍了学院历史上的学科英才,在化学学科建立八十六年来的风雨兼程,在学科辉煌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一串串光辉的名字,以此来激励同学们应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珍惜在学院学习的机会。同时,他指出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与事业、社会责任感联系密切,他举例中科院院士蔡启瑞老先生早年学习的是结构化学,但五十年代当他听到松辽平原发现大油田的喜讯时,蔡先生毅然从国家需要出发,开创了催化化学方向,为国家建设和培养人才做出卓著的贡献,成为催化学科方向的开创者和物理化学泰斗。其次,他强调大学生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从“马加爵事件”和教育学家陶宏开提出“一个博士”的故事为反面实例,教育在场的所有同学应从我做起,牢记校训,发扬厦门大学的四种精神与我院优良的学科传统,爱国、求真、和谐和创新。再次,他希望同学们培养广泛的兴趣,加强体育锻炼,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响应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一句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最后,林书记送给同学们两个字“责任”,他说“责任”两个字是成才的必然要求,成才的体现和回报;“责任”是对父母养育,老师学校教导的感恩和承诺;“责任”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化学化工学院 林清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