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学校召开海外来华学生工作会议,决定把现有的委托海外教育学院管理海外留学生模式转换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在新模式下,各学院成为海外生管理主体,海外生的管理将进一步趋同于大陆学生。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副校长吴世农,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研究院)领导出席了会议。国际处处长毛通文主持会议并对新的管理模式作了说明。
吴世农在会议上解读了我校海外学生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对策。据介绍,近年来,我校海外留学生数猛增,在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方面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原先委托海外教育学院承担管理海外留学生任务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学院工作压力过大,海外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管理等多方面出现了脱节。因此,学校决定理顺各方关系,立足各学院、对海外生进行趋同管理,在考虑海外留学生特殊性的同时,尽量把海外留学生的管理与中国学生相融合。
具体做法是:学校在国际处新设海外学生事务科,对全校海外留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招生办负责学历生、校际交流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招生工作;海外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负责非学历生和短期班的招生工作。海外生在入校后,首先到国际处办理报到手续,然后分流:教务处、研究生院分别负责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各学院负责本学院海外生的教学、生活管理和入档等,包括课程的设置、为海外生配备专门的辅导员等。财务处、信息中心和后勤集团则负责相应的服务工作。
吴世农说,海外生已经不是学校的一种装饰,而是事关学校整体发展的大事,海外生的教学、管理水平是我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国际化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各单位务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注重落实,扎实推进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做到专人专管,平稳过渡、热情服务、积极管理。另外,我校海外学生中,高层次的学历生比例偏少,各学院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潘世墨在总结时指出,要把海外学生工作作为各学院的一项指标来考核,形成激励机制,鼓励各学院积极开拓海外生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尤其是高层次的学历生来我校学习,同时加大我校学生的外派力度。他说,海外生本质上也是大学生,中外学生趋同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另外,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融洽我校中外学生之间的关系。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