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市、校领导新年座谈共话发展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5日 来源:

日前,厦门市领导与我校领导在厦门宾馆举行元旦座谈,共话发展。

会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对王豪杰同志在我校主持工作期间,我校对厦门特区建设事业,特别是人才输送及扩大厦门影响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我校新任党委书记朱之文的到任表示热烈欢迎。

何立峰指出,目前厦门正在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厦门下一步发展的基础较好,一是中央、省委对厦门的工作十分支持,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厦参加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庆祝大会,重申了中央对经济特区的“三个不变”;省委在对厦门提出“一、二、三、四、五、六”的要求后,又在今年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要求厦门力争成为“两个示范和榜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省委对厦门的期待与厚爱。二是目前厦门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去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在高基数上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使我市“十一五”规划有了一个良好开局。

何立峰说,文化、科学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厦门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持,特别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支持,希望厦大发挥优势予以帮助;希望厦大与厦门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在各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加紧密的合作,实现彼此双赢共荣。

王豪杰在发言中感慨地说,厦大能为厦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些什么,是他在任十几年中和党政领导班子一直在认真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厦大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么好,除了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外,还得益于福建省、厦门市与厦大的共建,得益于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为厦大注入的六亿资金;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贯以来对厦大的大力支持。

校党委书记朱之文说,这些年厦大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学校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厦门市的支持。厦门市的发展,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也增强了厦大参与厦门市建设的责任感、服务厦门市建设的紧迫感。厦大作为教育部的直属院校、国家重点大学,首先应是厦门市的大学,是福建省的大学。厦大应该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应该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前沿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应该在厦门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成为引领和主导的重要力量。

朱之文指出,厦大作为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正在积极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其核心就是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我们要把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厦门市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在医疗卫生、医学教育方面,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在综合性重点大学里发展医学,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种趋势。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为医疗的创新和医学院的办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厦大医学院是厦门市和厦大共建的重点,希望厦门市在医学院的发展上,在集美校区的建设上能够加大支持力度。在海洋研究方面,朱之文指出,海洋学科是厦大的优势学科,希望得到厦门市的支持,争取使厦门大学和海洋三所能成为国家海洋研究的南方中心。

朱之文还介绍了不久前在北京开会时,与校长朱崇实拜访教育部部长周济带回的信息。他说,教育部对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从支持“海西”的角度支持厦门大学发展,同时也提出希望能够加大和福建省、厦门市共建厦大的力度。教育部还希望厦门大学在对台、在促进祖国统一上,从高校角度发挥独特作用;希望厦大在这几年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最后,校长朱崇实代表厦门大学领导班子感谢市领导班子用这样一种独特、温馨的方式,祝贺厦门大学圆满完成党委书记的新老交替。他表示厦门大学的发展始终得益于厦门市的支持和帮助。厦门大学在85年的历程中为厦门、为福建、为中国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优良传统,把陈嘉庚先生的办学宗旨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继续为国家、为福建、为厦门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楼红英 叶秀蓉)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