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学校在克立楼报告厅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我校重在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建设,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作贡献,作大贡献。
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校党委书记王豪杰传达了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他简要介绍了大会盛况、两个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及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产生过程,重点传达了省委书记卢展工代表第七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他与厦门代表团座谈内容。
省第八次党代会于11月22日至26日在福州举行,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确定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重要任务。卢展工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指出:回顾五年的工作,福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提出并实施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今后五年要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与厦门代表团的座谈会上,卢展工高度肯定了我校近年的建设成效,并勉励我校发挥人才优势,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做贡献。
王书记指出,厦大的发展得益于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省、市领导班子和全省人民,对厦大充满厚爱。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我校要认真思考“能为‘海西’建设做什么?”。他提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要抓住机遇,勇挑重担,义不容辞地投身于福建省的五项任务和三大建设中;2、要发挥台湾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积极出谋划策,为壮大我省对台优势,构筑对台前沿平台做出应有的贡献;3、既着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继续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办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也要大力发挥厦大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推动我省自主创新,为建设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贡献力量。
11月27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我校校长朱崇实和32所教育部直属院校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浙江大学和重庆大学分别介绍了学校与地方合作、服务社会的情况。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上指出,服务地方,高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提高认识。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为地方服务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科研要做到“顶天”、“立地”,要在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做出最高端的科研成果。朱校长指出,省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福建省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同时也为我校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在“海西”建设这篇大文章中,厦大若能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帮助省、市乃至中央更好地谋划“海西”发展规划,便是莫大的贡献。二要转变机制。学校要加强内部机制体制的改革,营造服务地方的良好制度环境。要通过改革科研组织形式、科研评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建立一套促进教师更好地为地方服务的体制,要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三要创造条件。学校要在自身发展规划中主动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帮助专家学者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不断提高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层次、水平、规模和质量。
朱校长希望,厦大扎根厦门,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厦门大学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在福建省的新一轮建设中,厦大能够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好什么,值得每位干部和教师深思。厦大要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开创学校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增长和服务地方成绩斐然的双赢局面。朱校长说,厦大潜力大,只要提高认识,辅以有利措施,提供好的条件,我们的教师、科学家和学者,一定能在海西建设这篇大文章中,画出最美、最灿烂的一笔,做出大的贡献。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浙大服务地方工作的纪录短片。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离休干部,校工会委员、部门工会主席,各民主党派、团体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宣传部 陈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