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9日,第三届高校大学生海洋与化学科技实践论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本届论坛以“促进海洋与化学实践,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承办,全国14所高校70多位师生参加了此项活动。

教务处副处长陈雪芬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谈到,海洋学科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特色最突出的学科之一,有着深厚的积淀。我校秉承陈嘉庚校主“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海洋学科,尤其是自十九大以来,“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更加要求广大学子胸怀世界,开拓创新。本次论坛的举行不仅是对“促进海洋与化学实践,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呼应,更是对“共建交流平台、共享科学资源、共创学术之新、共担复兴使命”的呼应。
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陈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屡次提及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和决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将建设海洋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学院大力实施精英式教育,培养海洋科学高素质人才;建设了多个重点科教平台,建立了许多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全方位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使命感召唤理想,重视资源利用开发、环境保护教育是功在千秋的全民义务;时代呼唤担当,建设海洋强国是每个海洋学子的责任。”
王杉霖教授和陈铭副教授分别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气候变化”和“蜂海绵骨针作为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精彩报告拉开了本届论坛的帷幕。两位老师生动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与会师生。在学生报告环节,大家在报告中互相交流,互助成长。期间,由各校参会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团为学生报告和墙报进行了评奖。

(海洋与地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