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红色筑梦之旅】幸福中国 振兴乡村——厦门大学红旅项目“贝海果鲜”团队走进霞浦开展对接活动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来源:

7月15日,第五届厦门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幸福中国小分队——贝海果鲜”团队,在学校大赛工作组的统一安排下,由环境与生态学院指导老师郁昂带队,前往宁德市霞浦县开展项目交流对接活动,以科技帮扶农民脱贫致富,以创业振兴乡村经济发展。霞浦县沙江镇围江工作站站长陈宁宁全程陪同。

项目团队前往沙江镇涵江村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村委会开展项目对接座谈会。根据村主任李云霖介绍,涵江村是著名的牡蛎养殖区和晚熟荔枝产地,养殖、种植面积分别高达1.6万亩和2600亩。但由于缺乏牡蛎壳回收利用的科学手段,废弃牡蛎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当地水果保鲜技术较为落后,也制约了荔枝产品打开市场,这些都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棘手难题。

“贝海果鲜”团队的技术有效解决了沙江镇的燃眉之急。团队采用新型贝壳处理方式,廉价处理当地废弃牡蛎壳资源,并应用于水果保鲜产品,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能减轻环境污染,为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不仅如此,团队也与涵江村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对涵江村晚熟荔枝进行保鲜产品试点试验,深度整合资源,有效延长水果保质期、增加荔枝销售半径。

项目团队来到坝头村村委,与村支部书记周慈秋等人针对当地需求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项目落地合作协议,为当地的枇杷、桃子等多种水果提供保鲜试点试验。会后双方一同参观当地果园、果仓,进一步了解实地情况,加深了团队对项目落地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双方将秉持合作互助的原则努力实现坝头村的扶贫复兴。

乡村振兴非一朝一夕,精准扶贫需携手同行。“贝海果鲜”团队与霞浦各乡镇达成合作战略关系,积极对接实际需求、推进项目签约落地,用科技带动农业、用创新振兴乡村,共同奋进筑就红色梦想。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项目团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大赛工作组 环境与生态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