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同安区委党校高山教学点共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 来源:

7月14日上午,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高山党校内,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进功和厦门市同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雪敏共同为“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根据双方合作共建协议,今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共厦门市同安区委党校高山教学点通过携手共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办到高山上,为高校师生了解国情、开拓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供有效渠道,进一步做深做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时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开展调研瞄准问题,助力军营村、白交祠村“两村”发展。

位于厦门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军营村、白交祠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86年4月7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深入到军营、白交祠访贫问苦。多年来,在“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等理念的指引下,两村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两村穷乡变富壤,山村变花园,被列为厦门市“五位一体”建设试点村、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两村农民纯收入更是双双突破2.5万元,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缩影。

徐进功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厦大思政课实践调研队将充分利用军营村、白交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以教师带队、定点调研、长期跟踪的方式深入两村进行课题调研,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推动两村“智慧党建”“智慧建村”,实现双方在实践育才、推动发展等方面实现共赢。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朝晖在揭牌仪式上也表示,双方合作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两校优质师资共享,既为高校大学生实践课堂教学开辟新的平台,也为高山党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当天,我校“追寻总书记足迹,牢记使命,跟党走”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实践队一行21人还参观了军营村和白交祠村,重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深入“两村”访贫问苦之路,聆听了高山村的发展故事,到田间地头体验生活,深入农户调研,加深了对农村治理、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开启厦大学子在两村实践调研的第一步。

据悉,厦门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早在2012年开始实施,覆盖全校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七年来,调研行程横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60多个县(市、区);在全国各地设立实践教学调研基地近20个,调研点达160多个,获批福建省首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孵化出丰硕的调研成果。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培育厦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提升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席本次揭牌仪式的还有中共厦门市同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党校校长王秀珠,厦门市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平,厦门市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松,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侯利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原宗丽等。侯利标代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秀珠代表同安区委党校共同签订“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书。

新华网、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等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或转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黄伟彬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