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至15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举行。该论坛是目前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展示活动和基础医学学科竞赛,是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竞赛平台,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主办,分为中医药学赛道、北部赛区、东部赛区、西部赛区、中南赛区和预防医学与法医学赛道。
经过中南赛区复赛选拔,我校有6支队伍进入决赛,最终取得金、银、铜和最佳学术奖各1项的优异成绩。获奖作品均由学生的“大创”项目孵化而出。为保证竞赛作品质量,在教务处的统筹和指导下,医学院精心组织,邀请专家指导,认真遴选竞赛项目和团队。其中,获得金奖的是医学院“大医班”学生作品。近年来,医学院坚持医教研协同,适应“新医科”发展趋势,不断强化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创新“大医班”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获奖一览
指导教师 |
学生团队 |
级别 |
名次 |
项目名称 |
王科嘉 |
陈晓煜、关傲、赵可欣 |
全国 |
金奖 |
靶向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的高活性TCR-T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建立 |
洪晓婷 |
崔梁宁、王紫迎、丁一、黄婧煜 |
全国 |
铜奖 |
RNA甲基化酶调控HPV E6/p53影响宫颈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
郑启凡 |
彭浩然、胡梦凌、邓晶纲 |
全国 |
银奖 |
探究BRAFV600E黑色素瘤嘌呤代谢对耐药的影响 |
王科嘉 |
陈晓煜、关傲、赵可欣 |
中南赛区 |
二等奖 |
靶向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的高活性TCR-T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建立 |
洪晓婷 |
崔梁宁、王紫迎、丁一、黄婧煜 |
中南赛区 |
二等奖 |
RNA甲基化酶调控HPV E6/p53影响宫颈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
郑启凡 |
彭浩然、胡梦凌、邓晶纲 |
中南赛区 |
二等奖 |
探究BRAFV600E黑色素瘤嘌呤代谢对耐药的影响 |
郑红花、王坤钟 |
刘桂杉、郭瀚翔、冯于崇 |
中南赛区 |
三等奖 |
CSF1R对小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张家兴 |
张劲行、伍力承、谢闻宇、邝伟华 |
中南赛区 |
三等奖 |
低氧损害运动传导通路与感觉传导通路传导速度研究 |
李炜 |
付宇佳、陈志敏、郭林枫 |
中南赛区 |
三等奖 |
FGF9-FGFR3信号通路在角膜上皮损伤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