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集中“充电”蓄能 提升履职质效——学校举办党委党校(第253期)书记院长履职能力提升班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来源:厦门大学党委党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理念先进、能力卓越、作风优良的学院领导骨干队伍,7月7日至13日,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253期)书记院长履职能力提升班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次培训班聚焦拓展发展思路、强化能力提升,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沙龙论坛、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了针对性强、实操性高的培训课程。

7月8日上午,培训班开班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厦门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副校长黎永强,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谢兆雄,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负责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全体培训班学员参加开班式。

杨振斌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回顾了对厦门大学的深厚情谊并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发展情况。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历经129年发展,秉持“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成果显著。杨振斌强调,要深化两校合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期待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两校携手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领域深化协作,共同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林东伟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此次培训是学校党委着眼时代发展要求与高等教育深刻变革,聚焦提升学院治理核心力量的关键举措。他强调,书记院长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必须对标世界一流,跳出厦大看厦大,以战略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将学院工作置于国家战略全局中考量谋划。这次培训是对标先进学,聚焦短板学,在感受上海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精神的同时,要全面学习上海交通大学党建引领、学科布局、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办学治校经验。他提出,全体学员要严守纪律、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凝聚共识,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院系的发展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厦大改革发展的“真功夫”。

以高水平专题讲座促进能力提升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从学科建设、人事人才、有组织科研、数字化改革、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培训。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锋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人才强校与人事人才改革新篇章》为主题作首场报告,介绍了交大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探索,以及交大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深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上的重点战略和改革举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杜朝晖教授作了《深化改革促发展,凝特聚优创一流》报告,从人才引进、综合管理、科研学术、学生培养等多角度分析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院长履职经历分享了如何当好一名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梁齐教授作《党建引领开新篇,凝心聚力促发展》报告,介绍学院党委如何在把好方向大局基础上谋划学科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结合学院党委书记的履职经历分享作为书记如何带好队伍、主动谋划。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沈宏兴作《数智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数智化构建高质量教与学》报告,详细介绍了交大“数智化”转型整体情况,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与关键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近作《管理变革创新与领导力提升》报告,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提升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精准阐释了如何打造一流人才成长生态。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法院研究院教授杨力作《高校跨学科智库与实验室建设》报告,分享交大如何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延坤做《如何开展有组织科研》沙龙,从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学科交叉融合、大科学计划多维度阐述高水平大学推动有组织科研的方法路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国栋教授作《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报告,围绕上海交大学科建设现状、认识理解、实践探索、未来计划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科建设情况。

8场专题报告视野开阔、逻辑清晰、数据翔实、案例生动,既有政治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深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课堂现场互动热烈。

以高标准现场教学激发创新活力

本次培训班精心设计现场教学环节,全体学员先后赴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和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进行实地学习,从中深入感受科研创新活力、见证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成果、探索新质生产力产业生态,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启发的多维突破。

全体学员前往徐汇校区参访校园,沉浸式感受交大历史与现代交织、沉静与活力并存的独特气韵。在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学员们参观了基地展厅,详细了解了北斗西虹桥基地发展历程、“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和北斗应用核心器件、终端产品、融合发展、海洋应用及无人系统、空间大数据等相关产品及应用场景;在西虹桥基地报告厅中,基地首席科学家、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最美退役军人”郁文贤教授向学员们讲述了“国内北斗产业第一园”的建设历程和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上海立足“国家战略”的创新格局、科研人员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中的攻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以厦门大学特色创新优势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在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项目负责人讲解了飞桨平台的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及产业赋能路径,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通过计算资源优化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技术+场景+生态”的创新闭环。实地参访后,飞桨团队围绕《百度AI技术生态及飞桨赋能中心分享》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对专业建设和学科交叉的影响,组织学员与主讲人展开互动研讨。学员们结合院系治理实际,就AI技术与教学融合、学科创新转型等方面深入思考,为推动学科数字化转型与院系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高质量交流研讨凝聚发展共识

为增强培训效果,推动各院系和机关部处经验交流互鉴,培训班精心安排分组,设计了2次小组讨论。大家紧密围绕“如何答好‘教育强国,厦大何为’的时代答卷”“如何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结合各自学科建设实际和学校“一融双高”的实践探索,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深化人事人才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探索数智化赋能、加强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献计献策。讨论现场不拘形式,畅所欲言,碰撞启发,开拓了思路,交流了经验,凝聚了共识、坚定了信心。

培训期间正值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培训班充分利用好集中学习机会,把纪律建设贯穿培训全过程,以严实作风保障学习实效。规范培训管理,优化课程安排,杜绝形式主义,确保每一堂课、每一次研讨都紧扣主题、服务大局。参训学员主动对标对表,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真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厦门大学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本次培训班共有44名来自全校各基层学院的书记、院长,以及机关部处长。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科学、形式丰富多元,是一次思想碰撞的对话,更是一次务实管用的方法论教学。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进一步拓宽了思路、打开了视野,切身感受到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格局和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到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创新方法带回工作岗位,结合工作实际,以更昂扬的斗志和更扎实的作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真功夫”,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文/组织部/党建办、党委党校 图/党委党校)

【责任编辑:戴佩琪】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