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7月13日至16日,厦门大学第二十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近70名学员赴龙岩市上杭县、长汀县,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青马学员们在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会址,感悟光辉决议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走进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深刻理解“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求实精神和实践逻辑;参观纪念展馆,重温瞿秋白、何叔衡等革命先驱的坚定信仰和崇高情怀;探访厦门大学长汀办学旧址,传承弦歌不辍、教育报国的赤子情怀;在走村访户调研中触摸社情民意脉搏,探究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闽西,学员们通过沉浸式探访红色遗址、聆听专题报告、开展实地调研、主题汇报展示等形式,回首波澜壮阔的岁月,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感悟党的思想理论的深厚伟力,也在深入社会一线的“大课堂”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砥砺初心使命。
闽西启航“再出发” 理论研学强信念
7月13日下午,激昂的国歌声在上杭县教育培训基地响起,全体学员精神饱满,迎接即将到来的学习实践之旅。开班式上,培训班带队老师、翔安校区团工委秘书宋磊华在动员讲话中回顾了古田会议重大意义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勉励学员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明确奋斗方向。

理论学习是调研实践的先导。四天的学习中,三场内容深刻、主题鲜明的理论课程依次展开。厦门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赖虹凯在《学习百年校史,坚定历史自信》专题讲座中从百年校史出发,深情讲述厦大与党同心、为国育才的光荣传统,勉励学员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历史自信中坚定理想信念;中共龙岩市委党校副校长罗秉华带来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专题讲座,系统梳理了会议历史背景、思想精髓及其时代价值,着重强调古田会议精神对新时代青年校准价值标尺、擎稳理想风帆的深远意义,让学员们深受启迪。《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课程由龙岩市委讲师团讲师林爱清主讲,从“坚定信念、勤学苦练、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坚持原则、崇德向善”多个维度为青年成长提供路径建议,鼓舞学员以青春之我奋进时代之责。

三堂主题鲜明、干货满满的理论课,以“明方向、筑信仰、强担当”为脉络,层层递进地诠释了育人逻辑的深刻内涵。学员们在深学细悟中纷纷表示,通过理论学习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奋斗方向,为深入革命圣地的实践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古田回首峥嵘岁月 才溪解题调查研究
上杭,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土地,是彪炳史册的红色圣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革命记忆,古田会议会址、才溪乡等红色地标,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初心与担当,是学员们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源泉。

在古田会议会址——这座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革命圣地,学员们回顾了那场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关键会议,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信念。在毛主席纪念园中,伟人雕像巍然挺立,学员们以敬献花篮、三鞠躬的形式,致敬伟人功绩。在古田会议纪念馆,一件件决议手稿、一帧帧珍贵照片,全景展现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孕育和传承。
才溪乡,这座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之乡”的地方,同样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参观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八仙桌、《才溪乡调查》手稿等珍贵展品,重温了当年才溪乡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支前等工作的火热场景,真切感受到才溪人民为创建中央苏区模范区作出巨大贡献所赢得“荣光”。走进调查旧址,讲解员讲述毛主席三进才溪、深入群众的故事,那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深深触动人心。在绿树掩映的光荣亭前,学员们驻足聆听毛主席盛赞才溪的故事,感受“模范”精神的力量。
从古田到才溪,一路行来,学员们触摸历史,感悟初心,理想信念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淬炼得愈加坚定。
追忆南强往事 赓续精神血脉
雨后初霁,学员们抵达长汀这方厚重红色热土,走进这座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革命老区,重温党的光辉历史。长汀,曾是中央苏区经济中心,是“红旗不倒”的地方,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80多年前的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与长汀结下不解之缘,共同奏响了一曲同舟共济、共赴国难的抗日赞歌,是厦大百余年的办学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厦门大学长汀办学旧址,学员们在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前久久驻足,在一段段深情的文字讲述中,重温厦大在抗战时期内迁长汀、自强不息的艰苦办学历程。“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悠扬的厦门大学校歌声仿佛又一次在学员耳畔边响起。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凝视那一幅幅珍贵史料,仿佛与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无产阶级革命家隔空心灵对话。从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到血染刑场的从容赴死,瞿秋白以其“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坚定信念,诠释了何为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他不惧白色恐怖、不改理想初心,在铁与火的洗礼中坚定前行,他的一生是对伟大建党精神最深刻的注脚。纪念馆广场上,学员们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誓言铿锵,理想愈坚。
在“毛主席最牵挂的井”老古井教学点,感悟毛泽东同志心系群众的深厚情怀;在毛主席休养所,聆听坚持调查研究的革命故事,体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福音医院,追忆革命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在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系统了解闽西革命斗争历程与客家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这些点滴汇聚起精神的源泉,让学员们在历史中坚定信仰、汲取力量。
讲述红色故事 展现青春风采
《血战湘江》中红军战士“向死而生”的壮烈、《松毛岭战役》里闽西群众“倾家支前”的赤诚、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忠贞、陈康容“宁为玉碎”的气节、罗荣桓“一生为民”的坚守、田桂祥“舍家革命”的担当……在上杭,“青马讲堂・红色记忆”故事分享会在嘹亮的红歌声中拉开帷幕。讲台上,各组学员代表以饱满的感情讲述一个个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讲台下,学员们认真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所思所感。大家纷纷表示,从这些鲜活的故事中真正体会到信仰的力量和初心的厚重,也更加坚定了赓续红色血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

这场动情的分享是青马学员开展多种学习形式的一个生动缩影。在为期四天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把课堂所学与现实所见相结合,以“青马学员说”的形式畅谈学习体会、展现学习成果;在集体研讨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中感悟思想伟力,碰撞思想火花;走出一方小课堂,奔赴商铺与居民区,围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红色精神的当代表达”“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等主题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在一户户走访中,在一张张问卷背后,学员们用脚步丈量闽西老区的变化脉搏,用笔触记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深刻理解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真谛,也在探索红色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中,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青春使命与时代责任。

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实践课堂是最深刻的党课。四天的“行走课堂”中,学员们在追寻信仰之路中筑牢理想信念,在感悟历史伟力中增强使命担当。大家一致表示,将牢记殷殷嘱托、砥砺初心使命,将所学所悟内化为滋养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转化为实干担当的自觉行动,用扎实的调查研究和高效的执行力推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学习实践成果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上,以青春之力助力红色沃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