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圆满落幕。我校师生团队在“湖山智境・AI映画”72小时AI极限创作工作坊中脱颖而出,凭借作品《茶灵》斩获银奖。
本届电影季是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电影局)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青年电影盛会。以“光影青春”为主题,于9月26日至11月7日在浙江各地市、各高校同步举办,涵盖展映、评优、学术和工作坊四大核心单元。其中,11月2日至7日开展的“72小时AI极限创作”工作坊极具创新亮点,邀请全国 8 所顶尖高校的影视(戏剧)专业师生团队同台竞技,参赛队伍包括厦门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大学。

赛前,厦大参赛团队赴西湖区龙坞茶镇、西溪湿地、云栖小镇开展定向实地采风,挖掘创作素材。比赛期间,各团队在专业导师团的指导下,借助字节跳动“即梦AI”技术团队的强力支持,全力进行作品创作。我校师生团队高效分工、默契协作,从创意构思、剧本打磨,到AI技术应用、画面呈现与声音调配,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龙坞茶镇的茶园生态、农耕文化与自身感悟深度融入作品《茶灵》,最终从8支优秀团队中脱颖而出。
本次比赛,由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陈俐燕担任指导老师,范晨冉、张芷若、杨如许同学代表我校参赛。颁奖仪式上,AI工作坊评委导演刘晓世、编剧杨蕊,西湖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韦隽上台揭幕并为银奖获得者的主创团队颁奖。

左起:张芷若、陈俐燕、黄建新、范晨冉
作为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编剧,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原会长,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现场介绍了“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以及今年10月联盟启动的“金鸡创投·学子计划”。黄建新表示,AIGC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未来已来,呈现“人机共智”的时代特征,AI是翅膀、是通道、是动力,青年电影学子要拥抱新技术,让想象力推向远方,让新的电影不断涌现。
(文/张芷若 图/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官方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