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24日,“环境·生态·未来地球”全国研究生论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研究生院和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国内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办。会议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在校研究生齐聚美丽鹭岛,以“环境·生态·未来地球”为主题,围绕智慧环境、绿色环境、健康环境、永续环境四大方向,探讨环境与生态研究前沿。论坛采用现场报告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吸引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师生1300余人参加。

7月23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吕永龙教授,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吕永龙代表组委会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学者、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关心和支持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从学院概况、师资力量、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介绍了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厦门大学环境学科建设情况。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给青年学子擘画了新蓝图,赋予了新使命。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索者的重要阶段,研究生学术论坛正是致力于激发更多学生对学科领域的热情,促进高校研究生交流的平台。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这次论坛的机会,在学术报告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将学科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更加多元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邱文华表示,厦门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环境学科已建成在国内外享有嘉誉、富有海洋特色的环境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海洋环境学科人才的摇篮。厦门大学始终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为全国优秀研究生提供重要的学术交流和分享平台,是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将对我校环境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为期一天半的学术报告阶段。论坛设置学术报告和成果展示两种形式。49位同学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学术报告。
论坛还设置研究成果展示区。98位同学通过海报展示的方式,详细介绍自身学术成果进展,吸引了众多参会同学驻足交流。

7月24日,论坛颁奖仪式在德旺图书馆2号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经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共评选出学术报告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6名;成果展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20名。
本届论坛旨在加强国内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师生间学术交流,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环境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能力,扩大我校环境和生态学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