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寻找垃圾分类典型 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我校学生宿舍垃圾分类方案征集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4日 来源: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

“我是一个披萨盒,今天我要讲述我在海韵9-445宿舍的奇幻漂流记……”、“我们宿舍的垃圾分类口号是:坚持就是仙女,不坚持就是表情包!”、“我的垃圾分类方案是使用可回收垃圾自制的组合垃圾桶……”

在5月31日晚结束的厦门大学“物以分为贵”学生宿舍垃圾分类方案征集赛决赛上,来自校本部、海韵、翔安三大片区的10支队伍,轮番上台展示了他们宿舍兼具科学性、可行性与创造性的垃圾分类方案,让在座的师生们看到了我校学生对垃圾分类议题的深入了解与身体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这10支参赛队伍,不仅展示形式不拘一格,从“我与垃圾分类的小故事”讲起,到情景剧、相声表演,再到自制宣传短视频……不一而足。面对在宿舍有限的条件下落地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大家也贡献了各具特色的智慧:分出“第五类垃圾”、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快递箱做可回收垃圾桶、用吸盘固定垃圾桶以对抗惰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当晚,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刘君彬对同学们的方案赞赏有加,“是你们的智慧与创意让垃圾分类成为了一件既科学又充满乐趣的触手可及之事,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大有可为,大有乾坤。”

垃圾分类要真功夫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立刻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来自医学院的2016级本科生戴佳苗在其方案展示的最后如是说。

垃圾分类贵在坚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我校自去年11月,正式全面启动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从制度保障、舆论宣传、源头分类、志愿督导、投放分拣、分类转运等各个关键环节着力,持续、稳步地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展开。

担任此次活动评委之一的资产处事务管理科副科长秦岭,在决赛点评环节也提到,“学校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如果能培养出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把垃圾分类变得如吃饭喝水般自然,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的指示,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让更多师生行动起来,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分类能促劳动

在方案展示过程中,10支队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如何协调宿舍垃圾分类工作与寝室关系这一问题。不分类会被制成表情包、要打扫宿舍卫生、要给宿舍成员发红包……同学们通过制定各种宿舍公约与个性化奖惩小措施、督促小机制,以确保调动舍友积极性的同时,不破坏其乐融融的宿舍氛围,展现了宿舍成员间温馨深厚的情谊。

公寓办辅导员郭建群介绍到,“前期,我们去实地考察这些宿舍的垃圾分类执行情况时,发现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宿舍,往往宿舍卫生也很整洁,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宿舍布置中也能看到不少变废为宝的奇思妙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垃圾分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宿舍是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做好学生宿舍的源头垃圾分类,对于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具有直接而显著的推动作用。接下来,学生处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将垃圾分类作为宿舍思政、劳动教育的抓手,有机融入育人工作全过程,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激励新时代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工作处 黄怡平)

责任编辑:黄伟彬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