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教育研究院学术例会如期召开,本次学术例会由学院2011级博士生包水梅作题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解读与反思》的学术报告,副院长杨广云主持本次例会。潘先生、王洪才教授、武毅英教授以及众硕博士生40余人参加了例会。
包水梅首先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入手,从研究目的、研究主体以及研究路径三方面对概念进行了深刻解读;进一步通过逆向排除的论证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性质上应归属于方法论,并引用王承绪先生和潘懋元先生的相关论述加以佐证;进而强调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所具有的多元性、综合性、开放性、选择性、实践性等特征。其次,她从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效用两方面对其合理性进行深刻剖析,认为社会科学发展的相通性、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高等教育复杂的内外部关系均要求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并进一步强调,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有助于拓宽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科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高等教育学术规范的确立,最终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再次,她明确归纳出目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在:只见多学科的观点而不见多学科的方法;只见各学科的分解研究而不见深度综合;只见盲目套用而不见适切性分析;只见理论分析而不见实践价值;只见研究者单一的知识结构而不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只见理论呼吁而不见对多学科研究的制度支持。最后,基于目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她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策略。
在自由讨论环节,杨副院长和武毅英教授分别针对该报告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潘先生充分肯定了该报告的价值,并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同时,潘先生强调我院正是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见长,希望在座师生在基本理论上做足功夫,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勇于挑战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题;王洪才教授认为,多学科研究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是“用”而不是“体”,报告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在理论上成立但在现实中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突破体制(在这里是学科)的“牢笼”——“学科规训”。
整场汇报,报告人娓娓道来、逻辑严谨,展现了我院博士生的精神风采,得到了与会师生的一致肯定。
(教育研究院 解德渤)
编辑:郭露葳、钟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