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海洋与地球学院学子在2020年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获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0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9月21-23日,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举行,海洋与地球学院水下探测机器人创新俱乐部组织四支队伍前往参赛,最终荣获大赛亚军1项、季军1项以及二等奖2项。

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URC)是一项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发起创立的机器人赛事,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本届大赛由中国仿真学会、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和青岛蓝谷管理局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近六十所高校的近四百支参赛队伍前来参赛。

这是海洋与地球学院水下探测机器人创新俱乐部第六次征战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此前俱乐部已累计取得一等奖5项(其中冠军2项,亚军2项),二等奖1项以及三等奖4项,今年俱乐部的参赛队伍报名参加了水中机器人工程技术创新设计、水面垃圾清理赛、浅水输油管巡检技术挑战赛以及深水输油管巡检技术挑战赛等四项比赛。

水中机器人工程技术创新设计更多关注于水下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以及应用前景,据此,俱乐部团队充分利用海洋学科背景,采用仿生设计理念,以滩涂上的弹涂鱼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滩涂作业的两栖机器人,其拥有传统两栖机器人所不具备的滩涂运动能力,获得了评委专家的好评。水面垃圾清理赛主要针对人工湖面、河流、水池、景区等小型水域漂浮垃圾的污染问题,提出对用于高效清理水面垃圾的无人船的实际应用需求。俱乐部团队针对性地设计了一款既能遥控控制,又能自主识别垃圾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探测水面环境,基于机器视觉寻找水面垃圾并收集,实现水面垃圾的智能化清理。在实地展示环节,水面垃圾清理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准确地收集清理完全部的海面垃圾。输油管巡检技术挑战赛主要针对水下输油管道的人工检测方法的不便,提出利用水下机器鱼自主智能巡检输油管道的应用前景。俱乐部团队采用图像视觉技术,基于机器鱼所拍摄的水下图像的数字化特征,完成对输油管道的巡游和对漏油点的警报。赛场上,俱乐部的巡检机器人不仅完成了输油管道的巡游,还精准检测出了全部的漏油点。

近年来,海洋与地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海洋学科相关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水下探测机器人创新俱乐部(UBRC)于2015年12月由学院筹建,2016年9月获批“厦门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平台”,研究内容融合海洋声学、信息信号处理、机器人设计、机器学习等众多学科,致力于开发具有水声功能、自主运动的仿生机器鱼,运用于仿生声呐探测、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专业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林济源】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