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党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艺术美学与弘扬美育精神”座谈交流会暨“风华正茂”大型原创音乐史诗剧展演于11月7日至8日在厦门大学举行。11月7日晚,与会领导、嘉宾和厦门大学师生一同观看了在建南大会堂上演的大型原创音乐史诗剧《风华正茂》。8日,座谈交流会在颂恩楼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东河出席座谈交流会并致辞。来自艺术、美学、美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国文联机关相关部室、直属单位和福建省文联、厦门市文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厦门大学师生代表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文联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主持。
徐永军谈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贯通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把握艺术美学和审美教育的本质联系,运用艺术的方式助力美育提质增效,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联和高校合作开展艺术人才培养和审美教育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中国文联将立足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方式手段,深度推动艺术和美育融合发展。
吴超鹏谈到,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百余年来,一代代厦大人恪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既在学术科研领域勇攀高峰,更在美育实践中深耕不辍。厦门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加强艺术与人文、科技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美育工作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发展,继续秉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厦大智慧与力量。
李东河表示,近年来,福建省文联与厦门大学特别是文学和艺术院系频频互动、开展深度合作,在“双向共赢”中取得很好成效。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福建省文联将充分发挥文联“两个优势”,持续搭建平台,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美育课程进校园、进教材,将校园变为美的摇篮,让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青年学生在艺术星光照耀下,成长为中华美学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座谈交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陈世雄,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尧,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明刚,福建省文学院院长曾念长,兄弟高校以及我校共13位专家学者代表,围绕“艺术美学与弘扬美育精神”主题,聚焦各艺术门类特色,结合“风华正茂”大型原创音乐史诗剧展演的观演感受作了主旨发言。“风华正茂”主创团队介绍了演出情况,并与厦门大学学生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演与研讨相结合的全新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艺术资源和优势,突出发挥了艺术教育的独特作用,也是推动美育教育融合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艺术美学研究路径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一步深化美学理论建构和艺术实践探索,都具有积极意义。
(宣传部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