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厦门大学共18项成果获奖,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其中一等奖1项,获奖成果为教育研究院潘懋元先生的著作《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二等奖11项,三等奖4项,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各1项。
我校本届获奖成果相较上一届增加2项,覆盖了著作论文奖、普及读物奖、青年成果奖等奖项类别。从校内各单位的获奖情况来看,教育研究院共有5项成果获奖,人文学院4项成果获奖,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3项成果获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分别有2项成果获奖,法学院、外文学院也分别有1项成果斩获奖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百年华诞在即,学校将加快推进《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提升计划》的落实,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从项目、平台、学科和人才建设等四个方面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厦大风格、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情况统计 |
所在单位 |
申报人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型 |
获奖 等级 |
学科 类别 |
人文学院 (4项) |
李无未 |
台湾汉语音韵学史(上、下)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语言学 |
张侃 |
近代中国外债制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著作论文奖 |
三等奖 |
历史学 |
郑学檬 |
唐宋元海上丝绸和岭南、江南社会经济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三等奖 |
历史学 |
朱圣明 |
华夷之间:秦汉时期族群的身份与认同 |
著作论文奖 |
三等奖 |
民族学与文化学 |
外文学院 (1项) |
杨仁敬 |
海明威学术史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三等奖 |
外国 文学 |
经济学院 (2项) |
彭水军 |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经济学 |
曾五一 |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统计学 |
管理学院 (2项) |
林伯强 |
中国能源补贴改革与有效能源补贴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管理学 |
王艳艳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Partner Quality and Engagement Quality: Evidence from Financial Report Misstatement (签字合伙人执业质量与审计项目质量:基于财务报告重述的经验证据)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经济学 |
法学院 (1项) |
陈安 |
美国霸权版“中国威胁”谰言的前世与今生 |
普及读物奖 |
/ |
法学 |
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 (3项) |
陈振明 |
国家治理转型的逻辑——公共管理前沿探索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政治学 |
陈炳辉 |
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政治学 |
吕志奎 |
区域治理中政府间协作的法律制度:美国州际协议研究 |
青年成果奖 |
/ |
政治学 |
教育研究院 (5项) |
潘懋元 |
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 |
著作论文奖 |
一等奖 |
教育学 |
刘海峰 |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的教育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教育学 |
别敦荣 |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教育学 |
张亚群 |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教育学 |
史秋衡 |
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实证研究 |
著作论文奖 |
二等奖 |
教育学 |
(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