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社会服务 >> 正文
厦大师生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来源:学校办公室

山海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部署,定点帮扶宁夏隆德县、挂钩帮扶福建光泽县是党中央、福建省委赋予厦门大学的重要政治任务。2025年暑假期间,厦门大学坚持“放假不放松、帮扶不停顿”,扎根山海协作伟大事业,整合校地资源、发挥高校优势,从八个维度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助力帮扶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校领导、专家团队、社会实践队共29批次、285人次赴隆德、光泽开展帮扶工作,20余个职能部门与学院参与帮扶协作,直接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30余万元,培训干部、带头人、师生家长超2000人次,直接采购帮扶县农产品300余万元。

组织带农聚合力。校党委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凝聚合力服务乡村振兴。7月至8月,校领导4批7人次前往帮扶县推进工作。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率领学校办公室、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研究处、出版社、后勤集团等部门到光泽县推进工作,召开校地挂钩帮扶工作推进会,考察产业、文化、乡村建设帮扶情况,并看望挂职干部、社会实践队员。校长张宗益率领学校办公室、后勤集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到隆德调研定点帮扶工作,实地推进教育、医疗、产业帮扶项目,并看望挂职干部、研究生支教团和社会实践队员。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隆德基层党组织开展法治乡村建设调研,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药学院党支部师生走进光泽、隆德,与地方党组织开展联学共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暑假期间,学校党委直接拨付帮扶资金295万元,支持教育、产业、医疗等领域帮扶项目落地。

教育支农强基础。各单位立足优势,夯实乡村教育基础。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支持下,隆德、光泽等帮扶地学子4批85人次走进厦大研学。外文学院师生走进光泽举办“厦智泽光”外语夏令营,针对70余名光泽一中、二中高中学生开展英语、日语教学,提升高考应试能力。教育研究院师生在隆德县高级中学举办“宁夏教约”启智助学活动,通过座谈交流、主题班会、沙龙讲座和深度访谈,助力提升县中教育教学水平。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嘉庚学院在隆德、光泽乡村和学校开设素质拓展营、科普课堂、美育活动,合力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质。此外,聚焦“小眼镜”问题,学校协同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校友企业厦门龙胜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向隆德县捐赠智能台灯1500套、价值15万元。

科技强农提效能。各单位激发创新活力,科学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药学院师生走进隆德当地企业,聚焦中药材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马铃薯渣资源化利用等提供专业指导,对相关实验仪器进行维护调试,并签订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化学化工学院师生深入隆德田间地头、养殖一线,运用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制剂,将废弃菌棒改良为肉牛饲料,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探索打造“菌棒—饲料—粪肥—还田”绿色循环模式。材料学院师生聚焦田间副产品转化为多功能活性炭课题以及农业聚乙烯地膜短板,为隆德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团深入隆德开展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调研,开设专题讲座普及防控要点,探索开发适配当地的快检技术,为基层人畜共患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健康护农筑屏障。各单位整合医疗力量,推动建设健康乡村。医科建设管理办公室、附属翔安医院选派医疗队进驻隆德县人民医院,以“轮值坐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模式开展健康帮扶,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选派医疗队赴隆德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让当地26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医学院师生走进隆德县中医院,为当地11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深入乡村开展“健康义诊进农家”活动。药学院师生在隆德乡村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宣讲“治未病”理念以及日常养生技巧;在光泽探寻中医药地方民间经验方与日常食疗方剂,并开展乡村用药安全宣传,将中医药智慧送进农家大院。学校还划拨2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隆德县人民医院“一键呼叫、接诊即到”系统建设以及医护人员培训等医疗帮扶项目。

消费助农促增收。各单位倾情协作,以高质量消费帮扶引领农民增收。校工会、离退休工作部用好中秋福利采购契机,定向订购隆德农特产品100余万元。后勤集团连续8年支持隆德县张树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定向采购牛肉100万元;深化与光泽县产销对接,签订100万元农特产品采购协议。学生工作部协同嘉庚学院向隆德企业定向采购军训服装199.2万元。药学院师生走进隆德县农特产品龙头企业,搭起直播平台开展云端带货,助力更多“隆货”走出大山。创意与创新学院师生走进隆德产业车间、光泽田间地头,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以创意赋能产品升值。

文化兴农树新风。各单位挖掘文化资源,聚力打造和美乡村。校团委指导研究生支教团在隆德举行七彩假期“圆梦蒲公英”暑期公益兴趣班,开设37门美育体育课程,为630余名学子输送文化资源。出版社整合资源捐赠图书500余册、码洋4万余元,在光泽县委党校打造“南强书苑”厦大图书角。管理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师生深入隆德乡村、企业调研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运用专业知识建言农文旅产业发展。创意与创新学院、药学院走进隆德、光泽乡村开展乡村墙绘活动,用艺术扮靓美丽乡村。学校还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隆德县举办第二届“民族同心·山海同行”全国(隆德)书法大赛作品展,征集全国书画作品1800余件。

绿色惠农护生态。各单位发挥学科特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深入光泽县桃林村开展乡村综合提升研究,聚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等方向,全面探索乡村在生态保护制约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经济学院师生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主题,通过走访光泽政府部门、龙头企业与典型乡村,系统调研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转化的实现模式。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走进光泽调研圣农集团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三茶”统筹发展情况,结合专业知识为地方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学校还划拨专项资金13万元支持隆德县张树村开展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助力打造环境美、生态优的西北乡村。

知农爱农重引领。各单位加强宣传,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协力讲好助农故事。学校教育帮扶、科技助农等工作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向社会传递厦大服务乡村振兴好声音。党委宣传部举办“行见八闽”暨闽宁协作山海情大思政课主题夏令营,开设思政微课堂,向闽宁学子讲好新时代山海协作、乡村振兴故事。学生工作部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班走进隆德,以“学习”“研习”“讲习”“践习”链条方式,真切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变革。电影学院师生走进隆德调研旅游康养、书画文化、非遗传承等资源禀赋,用镜头记录乡村风貌,通过光影世界展现隆德乡村魅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继续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扎实做好定点与挂钩帮扶工作,聚力服务宁夏隆德县、福建光泽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