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党委印发的《关于在学院(研究院)推进师德师风“三个一”提升计划》,经学院党委组织策划,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寻与教师思想的共鸣点,结合时事政策和工作实际, 6月9日下午,社会与人类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师德师风大讲堂,此次讲堂以“强师德、树师风、风清气正育人才”为主题,校基层党建联络员杨敬达、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伍伟平、学院党委书记谢银辉、院长胡荣及近30位多位教职工出席活动,讲堂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毛毛主持。
首先,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由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规范,强化底线坚守意识。学习结束后,在座各位老师共同签署《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承诺书》,以笔印心,许下庄严承诺。
随后,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乃武《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黄尚军《这辈子很庆幸,我碰倒了好老师》及厦门大学庆祝第35个教师节献礼影片,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共鸣,引领进步。
视频观看结束后,学院院长胡荣教授、社会工作系童敏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蓝达居副教授分别从学习经历、从教轨迹、育人心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享,尽管侧重不一,但均不约而同指出师德师风建设非常重要,教师的品行修养、言行举止在学生三观形成及灵魂塑造上的重要性。分享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各自感言,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杨敬达在讨论结束后发表精彩点评,他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品德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以百变之匙开启百变之锁。
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伍伟平介绍了教师工作部成立的背景渊源、工作内容及职责,强调强化教师思想工作、坚持四个相统一的重要作用。重点提出未来教师工作部将在高位引领,严守底线的原则之上,不断健全长效机制,重塑榜样力量,在严管、厚爱、善导的过程之中,积极引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正气。
讲堂最后,学院党委书记谢银辉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在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大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标准,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传道者和解惑人,要坚持结合学科特色服务社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未来社会与人类学院党委将会继续努力创新,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将学院“师德师风大讲坛”品牌做大做强。

(文/邱莹 图/胡慰)
责任编辑: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