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厦门大学教务处指导,社会与人类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南强杯”全国高校“镜头下的社会与生活”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来自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2支队伍、70余名师生齐聚厦园,共同分享他们镜头下的身边故事。

学院党委副书记毛毛在致辞中表示,她对比赛从无到有、从校内到全国高校间的跨越式建设和发展感到振奋,并对参与比赛的老师、同学、嘉宾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通过比赛,她希望同学们用学科视角去更加细致的观察周围的环境,体会周围的生活,与社会产生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躬耕田野、体察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最后,她对赛事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期待大赛能够持续扩大影响力,再创辉煌。
本次比赛采取线上线下同时答辩的形式进行,各参赛队伍准备充分,结合图片、文字和视频阐述作品的选题立意、研究起源和内容等,用多种角度分享身边的故事与生活。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厦门大学《传统与新潮的共舞之处》获一等奖,厦门大学《街头艺术:空间、互动与权力》、中山大学《布衣人生》获二等奖,厦门大学《权力、利益与趣缘 旧货市场中的多元主体互动》、中山大学《制造梦想的14天》、青海师范大学《高原上的几何洞穴》获三等奖,厦门大学《“品味中相遇”—咖啡厅背后的社会与生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都市空间中找寻那份阔别已久的“烟火”与“青春”——以财大小吃街为例》、厦门大学《城中书局》、厦门大学《在寻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寻常》、河海大学《过渡集市》获优秀奖。
社会学系教授黄晓星作总结点评。他对大赛能够吸引不同院校的学子前来参赛表示欣慰,同学们通过视频大赛用摄影机定格生活、重新感受“附近”的魅力就是最好的学习与思考。他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学会用拍摄者、观众和社会学家的三个身份去观察生活,用个人、群体、社区到城市、国家甚至全球的视角去感受个人与群体间的互动,从而深入了解城市的空间与文化,让观众能够从视频中获得知识与感悟。
“南强杯”全国高校“镜头下的社会与生活”大赛旨在以镜头记录社会情趣和平凡生活中的思想光芒,捕捉时代之魂和人性之美。今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将继续加强学风建设,持续推进学业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一代。
(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