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举办2025年“青春风采·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成长感悟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为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见贤思齐、砥砺奋进,5月14日和16日,学生工作部分别在思明校区和翔安校区举办2025年“青春风采·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成长感悟分享会。分享会邀请了五位通令嘉奖团队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他们在团队拼搏中的奋斗经历和经验感悟。

西北山垣一年的支教经历,是教育研究院唐晓宇给自己的那一份“跨越山海的青春答卷”,作为厦门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他放弃直接学术保研机会,站好自己的三尺讲台、引入“乐学”积分制度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深夜冒雪为学生买药,他用行动诠释着“这条小鱼在乎”的信念。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吕锦程回顾三年IGEM团队成长历程,从实验室一次次的失败到站上法国巴黎最高领奖台——获得2024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金奖。他告诉大家要突破传统路径来寻求创新,科研的成功源于对失败的系统性复盘与持续迭代,而非等待虚无缥缈的“灵光一现”;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始终牢记“独行快、众行远”。

生命科学学院的瞿琦分享了他在校11年的学术科研经历,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两篇科研文章的背后,是1655个靶点蛋白的筛选,是沉重的科研压力所带来的身体心理双重负担。“科研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啃下硬骨头,才能让中国成果闪耀国际舞台。”他希望大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解决国家的需要而不懈奋斗,自立自强、严谨求实。

能源学院的韩清杨分享了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的经验,给同学们带来了“如何组建适合的团队”“赛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满满干货。他告诉大家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同时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就是在热爱与执着的碰撞中诞生的火花。

来自社会与人类学院的2022级硕士生詹应勇从个人、家庭、村庄三个案例出发,分享了厦门大学“憨兜服务队”探索乡村残疾人就业帮扶体系的故事,用“三段式精准培养模式”让心智障碍者脱贫致富、重拾生活希望。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为助残扶残事业奉献力量,用勇敢的心兜住每个特殊群体的未来。

分享者们用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将奋斗的画卷在同学们面前徐徐展开。一段段精心制作的视频,一幕幕拼搏的瞬间,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深受感染。他们看到了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以聚沙成塔的坚持、微光成炬的信念,在科研攻关、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领域绽放光芒。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分享者热情回答,从备赛技巧到心态调整,从团队协作到个人成长,现场气氛热烈而温暖。希望同学们能从分享中获得帮助和指引,以更坚定的步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出席分享活动。

(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戴佩琪】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