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志愿服务爱心筑梦,文化育人反哺长汀 ——长汀伯湖小学与人文学院师生共度元宵佳节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来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佳节,南国的厦门已春意盎然。正月十五的厦大四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在这团圆之际,长汀伯湖小学的十位小朋友与他们的家长在校长李文湖的带领下专程来到厦门大学答谢人文学院师生志愿者。中午时分,大家齐聚在南光一320举行了茶话会共度元宵佳节。

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启忠、副院长李晓红,长期致力于伯湖小学发展的龙岩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中文系1983级校友邱学军,伯湖小学支教志愿者及其他学生代表共计三十余人参加,茶话会由人文学院团委书记马向华主持。

副院长李晓红首先致欢迎辞,她讲到,长汀与厦大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抗战时期是长汀给予了厦大师生最温暖的怀抱,是长汀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南方之强。厦大师生一直将长汀铭记在心,也一直期望长汀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此外,她特别感谢中文系校友邱学军,正是这位校友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将个人的财力与精力交给长汀、交给伯湖小学,也是因为邱校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得以和长汀伯湖小学相连,她希望厦大学子能够发扬嘉庚精神,助力伯湖小学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随后,邱学军校友动情地讲述了她支援伯湖小学的故事。在她看来,长汀伯湖小学的支教活动,不仅是她工作的内容,更是她热爱生命的体现。她会在志愿者备课时参与讨论,提出建议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她会亲自跟进每一个项目,并不知疲惫的为之努力。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不仅做到了真诚,更做到了奉献。她将小学的孩子视若己出,希望他们可以有更好的教学资源,也尽力帮助厦大的志愿者,给他们提供生活与学习上的指导。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厦大学子来到伯湖小学支教,陪伴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与支教活动的人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胡霞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她表示,“支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支教,他们不仅为当地学生带去了丰富的知识和看世界的新视角,也让他们自己得到了成长,感受到了教书、奉献和实现生命价值的力量”。

小朋友再次见到以前教过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都显得很兴奋,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现场表演了早已准备好的“小鸡舞”和“说唱脸谱”,还为志愿者们送上了他们精心制作的小礼物。

随后,伯湖小学李副校长为人文学院支教队送上了锦旗,并表达了对人文学院参与支教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了感谢。李校长提到,在厦门大学师生的帮助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兴趣爱好也得到了丰富。孩子们都开始把厦大师生当作真正的朋友和值得学习的榜样。

最后,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启忠在茶话会上作总结性发言。他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对于长汀伯湖小学的支教志愿活动寄予深切的期望,并表示希望支教活动可以一直办下去,让支教之火代代相传。既以燎原之火,点燃支教地区学子的希望,又用实际行动,助力人文学子实现生命意义。

长汀伯湖小学创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河田镇历史悠久的农村完小,地处开国中将傅连暲级老红军铁坚的家乡伯湖村,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四十余名学生。伯湖村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在校生多为留守儿童。2018年7月,人文学院组建了社会实践支教队来到伯湖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夏令营活动,为学校的孩子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课程。与此同时,学院还在该校挂牌了“少儿国学教育基地”,并安排专家进行专题调研。应伯湖小学的请求,学院从2018年10月开始每周组织志愿者奔赴伯湖开展周末支教,目前已经开展了十期支教活动,累计三十余名志愿者参与。

(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