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44期“行知读书会”在囊萤楼216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研读和讨论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吴茜老师担任指导老师,2017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交流会。
讲座伊始,吴茜介绍了著作的创作背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需要,为他在1859年1月创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而写的。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急剧变化向人们提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即潜藏在这一急剧变化背后的根本力量是什么?资本主义向何处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化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命运。
接着,吴茜讲解了本书的具体内容。《导言》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吴茜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阶段上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它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导言》精辟地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吴老师分析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达到对客观事物真理性认识的科学方法。马克思在《导言》中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永恒的生产,往往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错误观点。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吴茜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具体与抽象关系的思想、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等问题,给予同学们细致耐心的解答。
吴茜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富有哲理的论述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大家都期待下一次思想的碰撞,期待下一次读书会的相遇。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张诚 吕芳 图\黄燕钦)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