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至22日,2017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在厦门大学举行。整个研修期间,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全体的所有工作人员精心准备,全力以赴,为整个会议的圆满举行提供了完备的后勤支持。在闭幕式上,詹心丽副校长及两位外方院长在发言中都高度赞扬了服务于此次研修班的基地工作人员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学生志愿者“小红们”。在整个会务期间,他们以高效的工作,贴心的服务,一对一的帮助,赢得了参会的来自21个国家31名外方院长的肯定和称赞,有位院长甚至称他们是“自己到过的地区中最有礼貌和热情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在这些称赞的背后,是南方基地老师们爱岗敬业、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工作,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付出。
为了备战外方院长研修班,早在十一之前,在基地领导的指示下,基地的工作人员就进行了明确分工,包括秘书组、宣传组、院长接待组、师资接待组、后勤保障组等等,并且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志愿者面试、选拔、培训工作。十一长假期间,好多老师牺牲了休息时间,与来自全世界21个国家31名外方院长们反复确认参会回执,航班信息,语言需求,饮食需求等等。每一条信息的更新,都会及时反馈到工作QQ群里,不管多晚,工作群里的信息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
战斗打响了
“同志们,战斗要打响了!第一位院长已接到,在回酒店的路上了……”10月13日晚上11点30分,深夜的QQ群里冒出了一条消息,虽然是年轻人开玩笑的口气,但是工作气氛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报道台的老师学生都在严阵以待,认真准备着各项资料。
“加纳院长没接到,学生已经在机场等了俩小时了,飞机也已经落地一个半小时。我让学生广播寻人……”“琳姐,明天广播有雨,参观校园的行程是否要继续?”“最后的院长名单请上传一份……”“开幕式的流程大家再过一遍……”“彭丹,明天的派车准备好了吗?”“洪总,明天志愿者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战斗前夜,一直闪烁到凌晨的QQ消息,是工作人员们的又一个的不眠之夜。
讲台的故事
开幕式的前夜,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工作人员深夜抵达厦门,在检查会场的时候发现,酒店准备的主讲人讲台不太适合这次研修班使用,便询问基地后勤科有没有可替代的讲台。当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后勤科有块备用讲台还在30公里外的厦大翔安校区办公室里。这个时候,赵巍巍老师得到消息,立马联系司机车辆,半夜赶回位于翔安校区的办公室抬讲台,等到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而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赵巍巍又赶紧起来调试现场所有话筒、电脑、PPT的播放,确保会议的后勤保障上万无一失。虽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了整个团队对工作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神。
“她是我的天使!”
“她是我的天使!没有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Giorgio Picci先生激动的说道到,旁边站着厦门大学汉语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的杨可祯老师。Giorgio Picci先生讲述了他来参加研修班的第一天发生的一件“转悲为喜”的事情:10月22号会议开幕当天,Giorgio Picci院长急匆匆的从机场赶到会议所在的酒店,在办理入住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里面有他的重要证件以及两张信用卡还有来中国期间使用的现金。他心急如焚,负责院长接待的杨可祯老师及时了解了情况,一边安慰他不要着急,一边开始给航空公司打电话。她先后联系了打了荷兰航空,厦门航空等,在厦航的帮助下,她得到了重要线索:机场失物招领处发现了一个装有欧元的黑色钱包,听上去与院长丢失的十分相似,她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院长,并且亲自带院长打车去机场认领。当厦航的工作人员把钱包双手递上的时候,Giorgio Picci院长激动不已,他说:“本以为这是我度过的最沮丧的一个下午,但是没想到这么快钱包就失而复得,一方面我要感谢杨老师这么迅速的帮我联系机场,感谢高素质的厦航工作人员,一方面我感到现在的中国社会治安真好,我感到很安全。”
那些可爱的人儿
厦门大学汉语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的老师们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大部分人是八零后九零后,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工作起来既吃苦耐劳,又有创造性。大家喜欢开玩笑,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在工作中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迅速积极,然而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访问的时候,他们又都躲了起来,“感觉自己也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把我写进去啊”。
“洪总”在基地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是后勤科科长洪伟,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困难了,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求助“洪总”,基本没有“洪总”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管是住宿吃饭,还是参观出行,甚至连院长要买一点厦门土特产,找“洪总”洪总总没错。
“琳姐”指的是培训科科长林琳,整个研修班的“总协调”“总把关”。林琳做事认真负责,事无巨细,大到整个会议的总布置,小到每一张PPT,每一篇新闻稿她都要亲自过目。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她几乎日日夜夜在会场盯着,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一直坚持到闭幕式结束、闭营新闻审核修改完成后,她才急匆匆的离开会场。
“炯哥”指的是后勤科林炯,总是笑眯眯的,态度特别亲切。称他炯哥并不是因为他年纪大,而是因为炯哥神通广大,能够搞定各种突发状况。会议期间,林炯负责会场,所有桌椅设置,桌牌的摆放,志愿者安排,突然提出的“特殊要求”,林炯都照顾的处理得井井有条。
维丽是本次新闻宣传组的负责人,负责整个会议的新闻报道,在开幕式的前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要当妈妈了。按捺住惊喜和激动的心情,她顾不上去医院检查,也顾不上告诉同事和家人,她还是积极的投身到研修班的各项工作中去。在开幕式的当天,她接待了联系中新社、新华社等媒体,亲自一线采访,协助配合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向社会发出各项报道。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忍受着身体的各种不适,她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当会议结束后,她强忍恶心头晕,带领学生志愿者对院长进行专访,拎着沉重的摄像机忙碌到晚上才结束。在整个会议期间,她带领学生总共发出了30多篇新闻稿和6篇院长专访,及时的把院长研修班的各项内容以最快速度传播出去。
巩丽丽和杨可祯两位老师是院长接待组的“大组长”,从接机送机安排,到院长的衣食住行,她们俩时时刻刻都不敢松懈,整个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的服务于院长,她们就住在了于院长们的酒店,确保及时时时刻刻进入工作状态。由于气候变化,水土不服,带院长们去医院看病也成了家常便饭。有天,塞尔维亚的院长突然发烧,带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压非常高,坐飞机是十分危险的,两位老师陪院长在医院待到深夜,第二天,血压终于降下来的院长非常激动的说:“You saved my life!(你救了我的命!)”
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幕后工作的工作人员,做了数不清的工作。每一位专家的接送安排,每一位院长的饮食起居,每一场速记内容的校对,每一张桌椅麦克风的摆放……太多太多的细节背后,都有着一张张认真负责的可爱面庞。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没有一句怨言,在这个团结奋进的团队身上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难能可贵的正能量,赢得了来自全世界的31个赞,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做出了贡献。
(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 王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