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努力创新学生工作,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记“化院梦飞扬 青春正能量”红色短剧大赛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6日 来源:

化学化工学院百年积淀,文化底蕴丰厚。积极弘扬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宝贵精神财富,一直是化院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工作根本,努力创新学生工作,实践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学生活动,传承打造了“化院梦飞扬 青春正能量”红色短剧大赛(简称“红剧大赛”),取得显著成效。活动在近日的厦门大学首届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获优秀成果一等奖,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得到《福建日报》的报道。

七年用心传承打造,推动品质不断升级

“红剧大赛”创办于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红色历史、时代发展、厦大精神、化院故事为题材,集自编、自导、自排、自演于一体的小型话剧比赛。七年来,学院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曾参与,参演同学累计达800余人,观众5000多人,学生受众面很广,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院传统的学生活动品牌,也成为一代化院人的共同文化记忆。七年来的用心传承打造,“红剧大赛”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尝试到品牌,现已逐渐走向精品化、品牌化。剧本从“拿来主义”到学生原创,演出服装从无到有,道具从简陋到专业,舞台背景从“一条横幅”、“一面党旗”到“LED屏”;参与者从两个年级本科生到本研共同参与;舞台不断变迁升级,从首届在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报告厅,历经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主楼报告厅、思明校区化学报告厅,再到近三年在建南大会堂的隆重汇演。活动在组织、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红剧大赛”历史的演变,不仅代表着赛事规格和层次的升级,更代表着赛事品牌不断凝练、剧目精品不断呈现、学生自信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

主题坚持突出正能量,内容形式不断丰富

“红色大赛”内容紧跟时代主题,时代热点,突出校院文化。活动剧本题材从单纯红色历史,转向多元化,突出社会时代正能量。各参赛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融入主题,或重温红色经典,或传递时代声音,或抒写家国情怀,或放飞青春梦想展示厦大学子的精神风貌,或演绎厦大“四种精神”,讲述百年化院的传统故事。

高年级学生以党支部立项的形式,指导团总支组织承办。组队上,由本科生各班团支部跨年级联合组队,研究生各班级代表组队。素材上,关工委老师细心指导学生努力挖掘院本题材,传承学院文化。保障上,由团总支邀请专业老师给予剧本修改完善、表演技巧提升、布景道具、舞美灯光等方面的指导。并经过两轮初审,筛选出8支优秀的剧组进入决赛。在建南大会堂决赛汇演的三年中,学院还邀请校党委组织部廖志丹副部长、宣传部楼红英副部长等老师到现场观看并给予现场点评,帮助提升演出质量和水平。

提升思政工作水平,促进师生成长成才

“红剧大赛”大大提高了学院思政工作水平。通过深入挖掘校院文化题材,传播青春正能量,“红剧”成了“活”的文化载体,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化、院本化。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科学精神、思考社会问题、反思个人认识,在活动中受文化熏陶,爱党爱国爱校之情油然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入心。文化被认同,精神受洗礼,思想觉悟有提升。

“红剧大赛”开拓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剧本突出“红色”和“正能量”主题,是一堂堂生动的好党课。活动由大学生党员团员自编、自导、自演,是自我教育的好途径。在“红剧大赛”组织排练过程中党员学生发挥了积极的先锋模范作用,入党积极分子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锻炼,通过党建带团建,积极发挥党的引领、团的组织作用,有利于“以老带新”的薪火传承,扩大了学生参与面,提高了剧目质量,还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活动以支部立项的形式传承打造,2015年还被列为校级重点党支部立项,现已逐渐成为化院学生党建的重要抓手、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

“红剧大赛”突出学生主体性,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还是主持、场务甚至观众,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从中挖掘出自身的潜能,锻炼了组织、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增强了自信,提高了综合素质。曾参与过“红剧大赛”的青年师生都获得了很好的成长,有的优秀学生成为学校新的辅导员,有的成为学校里优秀的主持人、文艺骨干或学习先进,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